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當局於25日在普吉島首次實施海嘯警報系統全面性的測試,現場海嘯警報發出後,救難快艇立即在規定時間內到達近海,從海中拉起泳客送往安全地點、遍布陽光的沙灘上,眾多外國觀光客和當地數千居民順著指導人員手勢和原設置好的指示牌行動,對於1小時的演習做了認真配合,快速挪移到高處。這項依據2004年12月26日南亞大海嘯情況規劃的演習,喚起各方對海嘯的鮮活記憶,操練遇到狀況時趨吉避凶的行動,逼真而有效率。受到廣泛矚目和肯定,所謂有備無患,一旦再遇事故發生,相信將可以減少無謂的損失。
上次南亞大海嘯發生時,由於事出突然,海岸沿線缺乏預警系統、救難人員和必要裝備、居民少有對致命海嘯防範的警覺;以致40年來最強烈地震引起的大海嘯,奪走了印度洋沿岸8國約22萬人的生命,造成旅遊、產業、航空、房舍等方面嚴重損失,舉世都受到莫大震撼。事發至今兩年餘,雖然提起大海嘯帶來的災難會使人無法忘懷。但當年海嘯發生時造成巨大損失的種種人謀不臧,是不是已經積極進行矯正補強,卻少見到檢討和報導。相信國際間無數有心人必然懸念不已,甚盼重大死亡天災的覆轍,不再重蹈。
在南亞大海嘯中,泰國普吉沿海生命財產的損失,和受難最嚴重地區如印尼亞齊等相比較,顯有一些距離。但是對於不可抗力天災發生後的檢討,除了生命財產損失的量化計算,也還該注意到缺失匡正和加強防護措施。正如國際有心人殷殷垂注於遇難各國災後復原建設項目,以及相關行動的態度與著力的程度。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泰國當局這回在普吉海岸所做的全面防災演練,獲得各國專家給予讚揚,綜合評分達到85分,具體成果和客觀評鑑可與外界所期待相符合。
根據外界所獲得的資料,災後兩年餘,泰國當局已經在沿海岸重要地點,設置了79座海嘯警報塔。此項高科技的警報系統,和在曼谷的「國家災難警報中心」相貫連。海嘯警報器的精密偵測裝置,可以從美國捐贈的深海監測浮筒上的資料,知道海底地震狀況,做預警的參考。雖然所可能爭取到奔逃的時間不會太多,但卻是保命所必需,比見到浪潮以噴射機般速度排山倒海而來再逃生,相去如天壤,真的是生命交關。預警系統建成並隨之演練,等於告訴企業界和觀光客,泰國沿岸安全無虞,這方面的用心是值得嘉許的。
建立海嘯警報系統,是海洋國家1項重要任務,事實證明,南亞大海嘯之所以造成這樣重大的人命損失。重要原因之1是印度洋國家根本沒有這項預警設施。以致海嘯發生後失去了逃生的「黃金時間」,造成無數枉死鬼,實在是1件莫大憾事。海嘯過後,泰國當局在建立海嘯警報系統問題上,可謂相當堅持。在由當時美國國務卿鮑爾探訪災區的第1站曼谷的會議上,當時泰國外長素拉傑曾婉拒美國金援,以換取建立海嘯早期警報的優先性。由於泰國尚無這方面的專家,須靠美方技術援助,所以做出這般盼技術取代金援的決定。於今海嘯警報系統建成並做了首次操演,回首前塵,當局者的決心,尤其使人覺得彌足珍貴。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間際遇原本是無常無從掌握的事情。但是重大事件後重建需求的討論定奪、記取災難教訓,都是要慎重、優先的項目。我們一再強調,躲過不可抗力的災害存活下來,就儘可能從經驗裏找到智慧,避開死神再次降臨。泰國海嘯警報系統從醞釀到建成,困難殊多,得來不易,希望朝野都能體會其重要性而善加珍惜,妥為利用,襯托泰國朝野重視人命,也重視經濟發展和觀光業。
上次南亞大海嘯發生時,由於事出突然,海岸沿線缺乏預警系統、救難人員和必要裝備、居民少有對致命海嘯防範的警覺;以致40年來最強烈地震引起的大海嘯,奪走了印度洋沿岸8國約22萬人的生命,造成旅遊、產業、航空、房舍等方面嚴重損失,舉世都受到莫大震撼。事發至今兩年餘,雖然提起大海嘯帶來的災難會使人無法忘懷。但當年海嘯發生時造成巨大損失的種種人謀不臧,是不是已經積極進行矯正補強,卻少見到檢討和報導。相信國際間無數有心人必然懸念不已,甚盼重大死亡天災的覆轍,不再重蹈。
在南亞大海嘯中,泰國普吉沿海生命財產的損失,和受難最嚴重地區如印尼亞齊等相比較,顯有一些距離。但是對於不可抗力天災發生後的檢討,除了生命財產損失的量化計算,也還該注意到缺失匡正和加強防護措施。正如國際有心人殷殷垂注於遇難各國災後復原建設項目,以及相關行動的態度與著力的程度。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泰國當局這回在普吉海岸所做的全面防災演練,獲得各國專家給予讚揚,綜合評分達到85分,具體成果和客觀評鑑可與外界所期待相符合。
根據外界所獲得的資料,災後兩年餘,泰國當局已經在沿海岸重要地點,設置了79座海嘯警報塔。此項高科技的警報系統,和在曼谷的「國家災難警報中心」相貫連。海嘯警報器的精密偵測裝置,可以從美國捐贈的深海監測浮筒上的資料,知道海底地震狀況,做預警的參考。雖然所可能爭取到奔逃的時間不會太多,但卻是保命所必需,比見到浪潮以噴射機般速度排山倒海而來再逃生,相去如天壤,真的是生命交關。預警系統建成並隨之演練,等於告訴企業界和觀光客,泰國沿岸安全無虞,這方面的用心是值得嘉許的。
建立海嘯警報系統,是海洋國家1項重要任務,事實證明,南亞大海嘯之所以造成這樣重大的人命損失。重要原因之1是印度洋國家根本沒有這項預警設施。以致海嘯發生後失去了逃生的「黃金時間」,造成無數枉死鬼,實在是1件莫大憾事。海嘯過後,泰國當局在建立海嘯警報系統問題上,可謂相當堅持。在由當時美國國務卿鮑爾探訪災區的第1站曼谷的會議上,當時泰國外長素拉傑曾婉拒美國金援,以換取建立海嘯早期警報的優先性。由於泰國尚無這方面的專家,須靠美方技術援助,所以做出這般盼技術取代金援的決定。於今海嘯警報系統建成並做了首次操演,回首前塵,當局者的決心,尤其使人覺得彌足珍貴。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間際遇原本是無常無從掌握的事情。但是重大事件後重建需求的討論定奪、記取災難教訓,都是要慎重、優先的項目。我們一再強調,躲過不可抗力的災害存活下來,就儘可能從經驗裏找到智慧,避開死神再次降臨。泰國海嘯警報系統從醞釀到建成,困難殊多,得來不易,希望朝野都能體會其重要性而善加珍惜,妥為利用,襯托泰國朝野重視人命,也重視經濟發展和觀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