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愛與信任」的謝長廷訪美之行

2007-07-29 10:24: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正當謝長廷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身分,打著「愛與信任」旗號訪美時,台北傳出「蘇當副手,大致已定」的消息。陳水扁利用現任總統的餘溫,操控選局和人事,使謝處於「迎之不可,拒亦未能」的窘境。
 
謝長廷此行,除了向僑社招手,接受綠營支持者造勢歡呼之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對美方「摸底」。在「愛與信任」大題目下面,湔洗陳水扁多次踩紅線、闖禁區的「不良紀錄」,讓華府感受到「長與扁果然有些不一樣」。
 
但,長、扁之間的異同,只在形式而非本質。譬如當前最敏感的議題,就在台灣和大陸之間,由先前一度解凍退縮到越來越僵化,謝雖作出「盡力恢復兩岸對話」的承諾,但又提出「絕不接受任何放棄主權的談判」為前提,這個前提之強調與堅持,則兩岸對話即使能開始,也只能是虛幌一招,無疾而終。
 
更何況民進黨人多有「言而無信」的前科,陳水扁從「4不1沒有」退化到今天,先前信誓旦旦,隨時都可以推翻。謝長廷所表現的誠懇與彈性,誰能保證他不會「隔日作廢」?
 
謝長廷要與陳水扁「切割」關係,不僅是政見上的參差,更現實的是陳水扁家族及其集團的貪瀆紀錄,已成民進黨的「共業」,謝要追求勝選,便要和陳水扁「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謝自身雖不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白百合花,目前還看不出已墮落到太太炒股票、女婿搞內線交易、親屬賣官……貪腐至極的地步。得不到陳水扁的「加持」,對謝毋寧是1道福音。
 
然而,陳水扁畢竟仍是總統,鴨子雖已跛腳,仍可呷呷叫鬧,陳水扁十分熱心推動「謝蘇配」,表面上是為排出1個較好的陣容,延續民進黨香火,骨子裡更希望「電火球」成為對謝的牽掣力量。尤其要防著謝將來會演出赫魯雪夫鞭屍史達林那樣的大翻案來。
 
謝要承襲民進黨的政權,但要和陳水扁割席斷義,以示清白,這是一大矛盾。在政策上,謝要表現柔和身段和聲音,但無法明言放棄「台獨基本教義」,是又一大矛盾。謝之極力拔擢葉菊蘭作競選搭擋,除著眼婦女和客家票源之外,更在表明決心,擺脫陳水扁羈勒的舊關係。陳水扁全力推動「謝蘇配」,觀乎扁系人馬信心滿滿,一再放話,可見陳水扁下「指導棋」的興味正濃,謝能否「挺」得住?答案將很有趣。
 
謝的身價高下,尤其是從陳水扁一系來看,和他此次訪美的成果有關。如果他所到之處,能得到更多「關愛的眼神」和信任,行情穩定,至少在民進黨內便可取得更大的發言權,揮灑自如。然而,謝得到美方的反應是,希望他在未來選舉期間謹言慎行,避免出現令美國意外的政策主張,包括「選舉語言的運用」。這就很「言重」了。
 
連「選舉語言」都必須謹慎戒懼,如履薄冰,謝還能有甚麼「驚人之論」?要達到震驚中外之效,恐怕只有走「清算陳水扁」這一步棋了。
 
美方各部門異口同聲提出警告,台灣推動入聯合國公投,可能引發台海危機;美國不僅是「不支持」,而是明確地「反對」。反對之餘,還將繼之以懲罰。謝竟向美方人士說,「反應不會強烈到讓我落選吧?」他的話是戲言也是失言,但也可由此體會到,這即是「民進黨人的悲情」。安危由人,未能自求多福,自立自強,到後來便不得不俯仰由人。
 
謝長廷的形象比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其他所謂天王們高明,然而,由於種種矛盾所限,正如他自己所說,外界可能對他產生「態度誠懇,但未作任何實質改進」的觀感。這可當作對他此行訪美客氣的自我評價。
 
「愛與信任」?虛無縹緲一番,談不上具體得失。謝長廷回到台北之後,「謝蘇配」是否馬上揭開,就可明白謝長廷究竟有幾分自主性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