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銖幣值近期屢創10年來新高,已對泰國出口業產生一定影響,造成出口企業遭受匯兌損失。針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國的貨幣和泰銖的美元名義貿易加權匯率指數進行分析,發現自去年初以來美元對主要貿易夥伴國的貨幣貶值7.8%,但對泰銖卻疲軟了18%,導致泰銖不斷喪失競爭力。同時亦衝擊以泰銖計價的出口收入,導致增長速度顯著放緩。今年首5個月,以泰銖計價的出口收入僅增長7.5%,與同期以美元計價的出口收入年比攀升18%形成明顯的差距。針對內閣推出的抑制泰銖升值措施,將其歸類為3大類並做進行評估。
1、延長持有外匯時間的措施,包括放寬出口商持有美元的限制、延長境外持有外匯的時間、以及允許開立外匯存款帳戶等。此措施,只有在外匯持有人相信泰銖將趨向貶值而增持外匯的條件下,才能取得成效。
2、放鬆和鼓勵資本流出的措施,例如政府催促國企加速償還外債。此法雖可增加外匯需求和降低泰銖升值壓力。不過,成效還取決於實際可動用的金額大小,以及是否受到其他條件的限制。
3、緩解泰銖升值帶來影響的措施,包括政府建立出口商和中小企業援助基金,通過向其發放特低利率貸款來增加企業的資金流動性,該基金的初步金額為50億銖,以及儘快向出口商退回稅款。
近日泰銖因上述措施而出現的軟化只是1種心理現象,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因為仍存在支持泰銖堅挺的因素。包括外資仍持續流入泰國、今年首5個月貿易順差和經常賬順差分別達到39.82億美元和50.38億美元、出口商仍可能繼續拋售美元、以及美元對其他貨幣亦相繼創下歷史或近年來新低等。
上述措施還不是穩定泰銖的最終解決方法,因下一階段還存在著多種可能導致泰銖產生波動的因素,因此政府有必要繼續推出抑制泰銖升值的後續措施,以減輕泰銖的波幅和讓泰國企業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調整。同時,政府亦應該積極調查產業結構和促進提高生產效率,使泰國企業在應對泰銖波動時,擁有足夠的靈活性和保持泰產品的競爭力。(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分析)
1、延長持有外匯時間的措施,包括放寬出口商持有美元的限制、延長境外持有外匯的時間、以及允許開立外匯存款帳戶等。此措施,只有在外匯持有人相信泰銖將趨向貶值而增持外匯的條件下,才能取得成效。
2、放鬆和鼓勵資本流出的措施,例如政府催促國企加速償還外債。此法雖可增加外匯需求和降低泰銖升值壓力。不過,成效還取決於實際可動用的金額大小,以及是否受到其他條件的限制。
3、緩解泰銖升值帶來影響的措施,包括政府建立出口商和中小企業援助基金,通過向其發放特低利率貸款來增加企業的資金流動性,該基金的初步金額為50億銖,以及儘快向出口商退回稅款。
近日泰銖因上述措施而出現的軟化只是1種心理現象,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因為仍存在支持泰銖堅挺的因素。包括外資仍持續流入泰國、今年首5個月貿易順差和經常賬順差分別達到39.82億美元和50.38億美元、出口商仍可能繼續拋售美元、以及美元對其他貨幣亦相繼創下歷史或近年來新低等。
上述措施還不是穩定泰銖的最終解決方法,因下一階段還存在著多種可能導致泰銖產生波動的因素,因此政府有必要繼續推出抑制泰銖升值的後續措施,以減輕泰銖的波幅和讓泰國企業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調整。同時,政府亦應該積極調查產業結構和促進提高生產效率,使泰國企業在應對泰銖波動時,擁有足夠的靈活性和保持泰產品的競爭力。(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