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院變天 中日關係會否重新洗牌

2007-07-31 11:30:5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本參議院週日大選結果已經揭曉,不出選前輿論各方預測,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在選舉中慘敗,而在野民主黨則獲得巨大勝利,成為參議院中的第1大黨。但是,輿論還是沒有預估到,自民黨的失敗達到空前的程度,僅獲得25個議席,而民主黨則獲得52個席次,這個顛倒的數字,加上非改選議席,正好形成參議院的「變天」結果,因為在野黨在參議院的議席已經達到122個,超過參議院總數242個席次的一半。
 
情況還不僅如此,雖然安倍政府和自民黨選前就打預防針,謂安倍不需在敗選後下台,而安倍自己也在選舉揭曉後,第1時間就表明雖然對慘敗負責,但會繼續留任首相職位,理由是民眾對他推行的基本路線是理解的,他要繼續推動。與安倍的戀棧態度相比較,民主黨領袖小澤一郎選前就明確表態,如果敗選,將辭去黨代表職務,並退出政壇,如今勝選,自然成為民意的新寵兒,同時其「硬漢」角色,將勝過安倍,也站到了政治倫理的至高點上。弱勢首相,強勢在野黨領袖,安倍苟延殘喘,自然很快就會成為歹戲拖棚,對自民黨形成新的打擊。
 
當然,從日本憲政體制的原則來看,參議院選舉失利,首相無須下台負責。但是,從這次選舉的慘敗結果來看,民意並非是僅僅要警告一下安倍,或者是迫使其改組內閣,提出更好的政策路線,而是對安倍本身的領導能力作出了不信任投票,希望他下台。安倍硬撐說是民眾理解他的政策路線,完全是強詞奪理,與事實並不符合。10個月前,安倍上台伊始,民意支持率達到70%,但到此次參議院大選前,安倍的支持率已經下降到25%。另外,從自民黨執政的歷史來看,宇野和橋本龍太郎兩位首相,都是在自民黨輸掉參議院後黯然下台。由此可以知道,除非自民黨內相信安倍有「判若兩人」的驚人表現,來徹底扭轉劣勢,不然,不可能不施壓要安倍下台,利用餘下的執政優勢,挽回民意,重點放在贏得下次大選。
 
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安倍的執政路線,除了對華政策,其他確實是「蕭規曹隨」,遵循其「政治教父」小泉純一郎的意旨,推動修憲,推動防衛廳升級,推動金融改革,這個路線也獲得民意的支持,但是,安倍不如小泉,在內閣用人上屢屢出錯,醜聞不斷,甚至有內閣成員自殺,這對他的領導能力是致命的打擊,導致選民對他改造自民黨的承諾已不抱信心,再加上貧富差距擴大的推波助瀾,安倍也就無法扭轉敗局。
 
不能不承認,安倍從民眾擁戴的政治新星,不到10個月,就跌到被選民唾棄的敗軍之將,政治的無情和民意如流水的現實,足以讓政治人物受到教訓。然而,在這次安倍敗選中感到最痛心的國家,不是美國,而是中國。因為北京付出不小的代價,好不容易通過與安倍的互動,走出小泉時代的「僵局」,如果安倍下台,或者安倍變成賴著不下台的弱勢首相,中日關係將會遭遇重大的衝擊。不但胡錦濤明年初的訪日行程將會生變,中日關係也可能會再度進入混沌期。
 
更為致命的是,安倍在敗選後堅持不下台的客觀原因是自民黨內目前沒有足以取代安倍的政治領袖,而萬一黨內要求已經「禪讓」首相大位的小泉純一郎「重作馮婦」,帶領自民黨與小澤一郎進行政治對決,試問:北京將怎麼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