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中央銀行透露,今年6月份的企業信心指數,受到生產和訂單減少而走低,自5月份的44跌剩43,部分原因來自內需復甦緩慢。不過,業者對於今後3個月的企業信心指數,除了生產外,其他指數都呈現增長,但還低於50的基準。
6月份企業信心指數,經營業績指數從上1個月的44.6,走低到43.1;生產自48.2滑落至44.3;訂單由37.9減剩36.3。內需的復甦進度緩慢是導致企業信心指數下降的主因之一,使消費者小心開支。加上泰銖升值影響出口商以泰銖計價的收入減少。
所幸,由於生產成本走低,投資情況呈現好轉,促使投資指數從5月份的50.7,略微升到50.8,反映出未來投資將會轉好。
若以個別行業分析,建築業的信心指數從5月份的45.1升至47.9;服務業自45上揚到46.3;工業維持在44.7;金融業的信心指數雖然走低,由上1個月的52.6減到51.1,但指數仍然高於50的基準。
至於今後3個月的信心指數,從上1個月的47.4調升到48.8。不論是經營業績、就業、投資及訂單都有調升,唯獨生產信心指數下跌至45.1,較3個月前的49.9低。除了工業及貿易業外,幾乎所有業別的業者,都對公共消費、建築、運輸、貨倉、金融及服務業具有信心。
物價方面,業者認為能夠調整價格的宗數比上1個月下降,反映出市場競爭激烈。多半業者認為會在未來3個月內調增商品價格。
此外,業者認為未來12個月內,通貨膨脹率都會呈現持平狀態,維持在2-4%的水平。在未來12個月裡,貨物和服務的成本壓力會略微增加,但增幅可控制在3-6%之間。
6月份企業信心指數,經營業績指數從上1個月的44.6,走低到43.1;生產自48.2滑落至44.3;訂單由37.9減剩36.3。內需的復甦進度緩慢是導致企業信心指數下降的主因之一,使消費者小心開支。加上泰銖升值影響出口商以泰銖計價的收入減少。
所幸,由於生產成本走低,投資情況呈現好轉,促使投資指數從5月份的50.7,略微升到50.8,反映出未來投資將會轉好。
若以個別行業分析,建築業的信心指數從5月份的45.1升至47.9;服務業自45上揚到46.3;工業維持在44.7;金融業的信心指數雖然走低,由上1個月的52.6減到51.1,但指數仍然高於50的基準。
至於今後3個月的信心指數,從上1個月的47.4調升到48.8。不論是經營業績、就業、投資及訂單都有調升,唯獨生產信心指數下跌至45.1,較3個月前的49.9低。除了工業及貿易業外,幾乎所有業別的業者,都對公共消費、建築、運輸、貨倉、金融及服務業具有信心。
物價方面,業者認為能夠調整價格的宗數比上1個月下降,反映出市場競爭激烈。多半業者認為會在未來3個月內調增商品價格。
此外,業者認為未來12個月內,通貨膨脹率都會呈現持平狀態,維持在2-4%的水平。在未來12個月裡,貨物和服務的成本壓力會略微增加,但增幅可控制在3-6%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