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軍機飛到關島只為交換微笑嗎?

2007-08-17 10:37:0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最近俄羅斯與美國空軍,曾出現1次近距離的空中衝突危險,事情發生在8月8日,當時美軍正在關島一帶海域進行海空軍事演習,突有2架俄羅斯的TU—95熊式戰略轟炸機飛近美國進行軍事演習地區的上空,幸而2架俄國軍機始終沒有飛近到需要進行空中攔截的程度,事件乃以有驚無險結束。
 
據俄方說,其飛機曾飛越美軍演習上空。但美國國防部否認俄羅斯的說法。美國防部發言人裴普勒海軍少校說:「8月8日中午時分,美軍偵察到2架俄羅斯的TU—95熊式轟炸機南下飛向關島,美軍準備升空攔截,可是這2架轟炸機並未接近美軍船艦或關島,因此我們並未升空攔截。」
 
據美國防部1位官員透露,當2架俄羅斯轟炸機飛近時,美國海軍正在進行演習,空軍戰鬥巡邏小組正在附近巡邏,執行保護美軍船艦的任務,而這2架俄羅斯轟炸機並未飛到美軍航空母艦160公里以內或是關島480公里以內,所以,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發生衝突。但由此不禁使人想起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相互對抗的策略。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俄羅斯的安德羅索夫少將說,2架俄羅斯的TU—95轟炸機本周曾飛向關島。俄羅斯轟炸機駕駛員曾對緊急升空追蹤他們的美軍戰鬥機駕駛員「相互微笑」。
 
這是冷戰結束後,美國空軍與俄國空軍的第1次遭遇,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情況,相反的是「相互微笑」結束整個事件的過程,但俄機千里迢迢飛到遙遠的關島,就只是「相互微笑」這樣簡單嗎?這顯然是俄總統普亭向美國宣示,俄軍力已恢復強大意圖的具體行動之1。
 
俄羅斯正以龐大的石油與天然氣收入為後盾加強武裝,積極重振雄風,循海陸空3路向外投射國力。太平洋、地中海、中亞和北極都成為俄國軍力展示的舞台,前俄國特務李維南科在倫敦遭毒殺案,也被質疑是冷戰時追殺叛逃人士的手法重現,已演變為英、俄兩國的外交事件。
 
俄國軍事專家高爾茨說:「俄國絕不放過恢復軍事大國地位的任何機會,訴求的對象遍及國內外。」
 
俄國展示武力的動作1波接1波。例如俄國在聖彼得堡以北50公里處新建的1座雷達預警站,普亭表示,這雷達站只是1項大型建設計畫的第1個環節。美國計畫在波蘭、捷克部署飛彈防禦及雷達預警系統,當然引起俄國的關切。普亭說,俄國必須對此採取反制措施。又例如俄探險隊8月2日在北極海床插上俄國旗,以宣揚俄國對北極的主權地位。甚至這次俄轟炸機飛越太平洋,作不必要的長程飛行,難道真的只為讓飛行員交換笑容嗎?很顯然,這是俄國人積極整軍經武、重振信心的1種表現。
 
過去16年來,美國挾其傲視全球的經濟實力,在國際舞台上大肆擴張軍事與外交力量,同時期的俄國則萎靡不振,每況愈下,終形成「1國獨大」的局面,美國遂能一意孤行,實現其「單邊主義」行動,結果是既不利於人,也不利於己。不妨回頭來看看,當年的蘇聯是如何潰亡解體的,原因固不止一端,但在阿富汗的連年征戰慘敗,實為主因。美國可謂正在步前蘇聯之後塵,輕率揮軍入侵他國,幸而美軍在阿富汗能不遭遇像蘇聯之慘敗,能迅速推翻神學士政權,成立美國扶植的政權,但神學士之為害,至今未曾斷絕。美軍侵伊,則可能像當年蘇聯侵阿一樣,被拖得一蹶不振。所以軍事強國的前面,並非1條康莊大道。
 
俄政論家尤莉雅‧拉蒂莉表示,各國不必對俄國宣揚實力大驚小怪。她說:「我們僅以轟炸機、北極海床插旗之類方式展現國力,並未意圖掀起戰端,這點值得慶幸。」
 
其實,軍事強國之間真正掀起戰爭是不可能的,因你有什麼武器,我有什麼應付的法寶,彼此心知肚明,不必真正拿出來較量,只要在沙盤上推演,便可以預知輸贏。所以,一旦矛盾無法解決,在爆發1場大戰之前,早已通過談判把問題解決了。也因此,軍事大國勢均力敵,反而是和平安定的保障。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