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財經辦事處報告,今年7月份的經濟形勢,發現民間消費明顯復甦,由加值稅收入走高,以及汽車銷售量上升中可見一斑。此外,政府開支持續增加也是推動泰國經濟增長的因素之一,但出口卻開始減速成長。
財經辦事處主任攀妮表示,政府開支增加及民間消費復甦,是促進泰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出口及民間投資卻仍然持續放緩。不過目前國內外的經濟仍保持在良好水平,今年7月份已提支預算共1,462億銖,年增48.2%。7月份政府凈收入達871億銖,年比攀升12.2%,由於所得稅收入增加12.8%。
上月民間消費呈現好轉,來自消費方面的加值稅收入年增1.8%,且耐用商品的消費也同樣好轉。今年7月份的汽車銷售量,從上半年連續6個月出現縮減後,首次重現增長4.6%。至於消費對經濟的信心指數,7月份減至70,由於消費者還擔心泰幣升值及今後經濟放緩的風險問題。民間投資方面亦同樣放緩,今年7月份進口資本商品縮減3.3%。出口增長大幅放緩,7月份外銷總值共118億美元,增長僅5.9%;進口總值隨國內投資放緩持續放緩,7月份的進口總值為116億美元,年增2.4%,促使貿易賬出超達2億1,100萬美元。
攀妮透露,上月農產品產量指數增長3.6%,與6月份成長7.6%比較呈現放緩,工業部門成長7.5%。旅遊業稍有好轉,7月份外國遊客進入泰國旅遊人數,由今年6月份縮減2.4%收窄剩1.2%。此外上月的一般通貨膨脹率仍然處於低水平,年比僅增長1.7%而已。至於失業問題,6月份失業率處於低水平。
財經辦事處宏觀經濟分析部主任億匿滴表示,從今年7月份的消費指數中可看出,民間已開始恢復消費信心,由於加值稅收入增加達1.9%,加上汽車銷售增長4.6%。但目前消費者的信心指數仍然不高,7月份消費者對經濟指數由6月的71減剩70。
至於出口增長,由於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必須承認,今年7月份的出口量僅略增僅2.2%,但6月份增長達2.8%。大部份問題是泰幣升值,對農產品加工業及農產品帶來影響,但進口數量僅減少1.7%,總值走低7.5%。
經營者然仍正常訂購進口原料,年增11.3%,高於6月份增長的6.7%,處於正常的範圍,還沒有擴展企業的項目。不動產業的稅捐增長僅1.8%,與6月份提升6.6%比較大幅減少,反映出整體投資還未復甦,但由於政治因素開始明朗,促使消費方面出現好轉訊號。
財經辦事處主任攀妮表示,政府開支增加及民間消費復甦,是促進泰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出口及民間投資卻仍然持續放緩。不過目前國內外的經濟仍保持在良好水平,今年7月份已提支預算共1,462億銖,年增48.2%。7月份政府凈收入達871億銖,年比攀升12.2%,由於所得稅收入增加12.8%。
上月民間消費呈現好轉,來自消費方面的加值稅收入年增1.8%,且耐用商品的消費也同樣好轉。今年7月份的汽車銷售量,從上半年連續6個月出現縮減後,首次重現增長4.6%。至於消費對經濟的信心指數,7月份減至70,由於消費者還擔心泰幣升值及今後經濟放緩的風險問題。民間投資方面亦同樣放緩,今年7月份進口資本商品縮減3.3%。出口增長大幅放緩,7月份外銷總值共118億美元,增長僅5.9%;進口總值隨國內投資放緩持續放緩,7月份的進口總值為116億美元,年增2.4%,促使貿易賬出超達2億1,100萬美元。
攀妮透露,上月農產品產量指數增長3.6%,與6月份成長7.6%比較呈現放緩,工業部門成長7.5%。旅遊業稍有好轉,7月份外國遊客進入泰國旅遊人數,由今年6月份縮減2.4%收窄剩1.2%。此外上月的一般通貨膨脹率仍然處於低水平,年比僅增長1.7%而已。至於失業問題,6月份失業率處於低水平。
財經辦事處宏觀經濟分析部主任億匿滴表示,從今年7月份的消費指數中可看出,民間已開始恢復消費信心,由於加值稅收入增加達1.9%,加上汽車銷售增長4.6%。但目前消費者的信心指數仍然不高,7月份消費者對經濟指數由6月的71減剩70。
至於出口增長,由於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必須承認,今年7月份的出口量僅略增僅2.2%,但6月份增長達2.8%。大部份問題是泰幣升值,對農產品加工業及農產品帶來影響,但進口數量僅減少1.7%,總值走低7.5%。
經營者然仍正常訂購進口原料,年增11.3%,高於6月份增長的6.7%,處於正常的範圍,還沒有擴展企業的項目。不動產業的稅捐增長僅1.8%,與6月份提升6.6%比較大幅減少,反映出整體投資還未復甦,但由於政治因素開始明朗,促使消費方面出現好轉訊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