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近年經貿表現可喜可賀

2007-09-03 11:34:2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當馬來西亞以一連串多采多姿活動,將慶祝獨立建國50周年帶動到最高潮期間,「大馬友誼暨貿易中心」提供具體資料,說明馬國經濟目前正居於10年來最強勁地位。包括金融體制在內的靈活彈性,足以形成大馬轉型進入現代化經濟領域的機制。這是關心大馬經貿發展情勢的1項大好消息,也是建國半個世紀以來最令人感到欣慰的事。在此穩固基礎上,為前途建立了信心,為未來的繁榮昌盛帶來了希望。
 
在2006年間,活絡的經貿情勢,使馬來西亞的對外貿易首次超過了1兆大關,這是擺脫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陰影以來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馬經貿領域與世界接軌的具體旁證;另則是外國直接投資(FDI)持續穩定進入大馬生產事業,包括在成長中的高新科技產業在內,都有妥適的外資挹注。值得注意的是,私人企業已連續5年成為帶動成長的力量,同時公共事業則扮演1個支援的角色,相互配合。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2006年並已達到了1個指標性數字。在蓬勃發展中的亞洲經貿領域,馬來西亞一直充當先頭部隊,表現有目共睹。
 
馬來西亞經濟趨於活絡,除了本身充沛的原物料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橡膠、錫礦、棕櫚油、木材、可可、電子零件,引得外資產業垂青外,最重要的還有政府當局的明快決策,顯然成為外界信賴的依據,對新1波發展造成刺激力量,和大馬天然資源開發相互配合。相信外界對於今(2007)年3月下旬馬國總理阿都拉為匯價向市場公開喊話,同時大馬中央銀行隨即宣布一連串放寬管制措施,一舉推升馬元匯價達到9年新高的故事,記憶猶新。當時馬政府在吉隆坡又舉辦了為期2天的資本市場會議,吸引逾500位全球和當地投資人與會。馬央行放寬管制的利多消息,顯然加深了投資人對資本市場的信心。本來資本市場受外界影響大,變化也多,價格升沉起伏是常態,但決策當局的態度,往往是最重要的1個環節。前述事例值得注意者也在於此。
 
近年大馬經貿發展另1件受到外界關注的事,是制定產業政策具有大開大闔的魄力,對於計畫的執行又鍥而不捨,一點也不鬆懈。以大馬當局打造南柔佛經濟特區計畫為例,就為國際帶來了產業規劃的焦點話題。該計畫案是,馬國打算在未來5年,投入130億美元,在鄰近新加坡的柔佛州成立「南柔佛經濟特區」,建構陸海空運籌樞紐,藉此吸引外國投資。當阿都拉總理將這項號稱為馬國歷來規模最大的經濟發展計畫,於2006年11月4日在柔佛公開宣布時,的確造成了轟動,議論紛紛。但終將成為馬來西亞會實現的經貿願景,並為國際,尤其是南洋區域合作的範例。
 
所謂南柔佛經濟特區,是將此地區有計畫的發展為商業、投資、遊憩與文化的國際新地標,成為經貿發展的動力。由於開發的項目多,牽涉的領域廣泛,動用的資金、人力都非常大。一旦啟動,無論計畫、執行等任何部門不能到位、或雖到位而品質未達水準,都會使原規劃失敗落空。因此外界雖備受吸引,但1個未來20年打算創造80多萬工作機會的項目,畢竟茲事體大,難以輕易出手。經歷了一番轉折,毗鄰的新加坡已於5月表態願盡全力協助。而尤其令人振奮的是中東方面的12億美元投資已率先簽約,成為第1筆入伙的外資。既然有實質響應,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國際資金會源源而來。在馬來西亞國慶前夕有此利多消息,可當做對馬國最佳賀禮。經過長久奮鬥,克服了許多困難,馬來西亞經貿表現令人鼓舞的成就,真是可喜可賀。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