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商會大學針對國人的儲蓄行為進行調查,發現民眾的儲蓄額增加,但卻仍然不敢消費,由於對經濟及政治前景感到擔憂。指出擁有債務者的儲蓄能力較低,儲蓄額僅占收入的7%,全國以北部民眾的儲蓄金最多。同時認為大選能否如期在今年底舉行,是刺激國人產生信心及增加開銷的關鍵因素之一。
泰商會大學經濟及企業預測中心主任塔納萬表示,目前國人的儲蓄金為2兆5,000億銖,占國家生產總額(GDP)8兆銖的31%。其中,銀行存款占1兆6,000億銖,比例偏高。今年底舉行選舉及明年初成立新政府後,相信以上儲蓄金仍然足夠用於投資。但2010年後,由於外國及民間投資熱潮增加,可能開始出現資金不足問題,且經常賬亦可能呈現赤字,因此希望政府出台吸引措施,使民眾轉向增加儲蓄。例如推出口多元化的儲蓄方式,考慮批准儲蓄金能夠用於扣稅等。
塔納萬指出,目前導致國人增加儲蓄的主因,是擔心經濟及政治發展形勢。現時大部份國人儲蓄金都少於年薪的1倍,主要儲蓄金來自收入。如果把存款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互相減去後,差距僅0.3%而已,指出使人們增加儲蓄,利率報酬必須不低於1%,但自2003-2005年,國內的實質存款利率都出現負值,直到2006年才重現正值。
塔納萬談及儲蓄對GDP的比例,在1993-1994年間,泰國的儲蓄額度與GDP比較曾高達40%,但目前儲蓄對GDP的比例減剩31%。他認為,國人的儲蓄比例應再增加5%,才能迎納恢復信心後經濟的增長。
泰商會大學經濟及企業預測中心的國人儲蓄及消費行為調查報告指出,沒有債務者的收入分配消費平均占70.6%,儲蓄29.4%,接近國家的整體儲蓄比例。至於擁有債務者,消費占67.1%,儲蓄比例僅7.1%,清還債務約25.8%,高達收入的4分之1。
關於國人的消費總值,占80.7%的受訪者認為稍有增加。其中,18.7%表示是因為商品價格上漲及收入增加;56.4%認為由於政府促進推行自給自足經濟理念,使民間消費減少;經濟放緩占27.5%;收入減少占14.7%。
至於消費與去年比較增加問題,調查結果發現購買食品及飲料占61.7%。至於減少消費最多的商品是服裝及鞋子占35%,奢侈品23.9%。目前國人的累積儲蓄平均值是月薪的7.5倍,占99.9%的民眾表示有儲蓄金,僅0.1%沒有存款。其中以北部民眾的儲蓄金最高占12.37%、其次是曼谷及周邊地區占11.04%,第3位是中部占8.63%、第4位是東北部占7.74%及南部占7.54%。
按職業調查儲蓄金,發現業主的儲蓄金最多占12.89%、其次是僱員12.09%及家庭婦女10.07%。儲蓄的理由,占30%是為了在緊急時使用、27.7%是為了在年老時使用、22.8%是為了能按自己的需求購物。多達44.2%的受訪者選擇把儲蓄金存放在商業銀行,其次是儲蓄銀行35.4%及政府專業銀行14.2%。儲蓄的方式,發現占19.6%存現金在家中,20.6%在銀行存款,定期存款20.5%,購買人壽保險12.6%。
泰商會大學經濟及企業預測中心主任塔納萬表示,目前國人的儲蓄金為2兆5,000億銖,占國家生產總額(GDP)8兆銖的31%。其中,銀行存款占1兆6,000億銖,比例偏高。今年底舉行選舉及明年初成立新政府後,相信以上儲蓄金仍然足夠用於投資。但2010年後,由於外國及民間投資熱潮增加,可能開始出現資金不足問題,且經常賬亦可能呈現赤字,因此希望政府出台吸引措施,使民眾轉向增加儲蓄。例如推出口多元化的儲蓄方式,考慮批准儲蓄金能夠用於扣稅等。
塔納萬指出,目前導致國人增加儲蓄的主因,是擔心經濟及政治發展形勢。現時大部份國人儲蓄金都少於年薪的1倍,主要儲蓄金來自收入。如果把存款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互相減去後,差距僅0.3%而已,指出使人們增加儲蓄,利率報酬必須不低於1%,但自2003-2005年,國內的實質存款利率都出現負值,直到2006年才重現正值。
塔納萬談及儲蓄對GDP的比例,在1993-1994年間,泰國的儲蓄額度與GDP比較曾高達40%,但目前儲蓄對GDP的比例減剩31%。他認為,國人的儲蓄比例應再增加5%,才能迎納恢復信心後經濟的增長。
泰商會大學經濟及企業預測中心的國人儲蓄及消費行為調查報告指出,沒有債務者的收入分配消費平均占70.6%,儲蓄29.4%,接近國家的整體儲蓄比例。至於擁有債務者,消費占67.1%,儲蓄比例僅7.1%,清還債務約25.8%,高達收入的4分之1。
關於國人的消費總值,占80.7%的受訪者認為稍有增加。其中,18.7%表示是因為商品價格上漲及收入增加;56.4%認為由於政府促進推行自給自足經濟理念,使民間消費減少;經濟放緩占27.5%;收入減少占14.7%。
至於消費與去年比較增加問題,調查結果發現購買食品及飲料占61.7%。至於減少消費最多的商品是服裝及鞋子占35%,奢侈品23.9%。目前國人的累積儲蓄平均值是月薪的7.5倍,占99.9%的民眾表示有儲蓄金,僅0.1%沒有存款。其中以北部民眾的儲蓄金最高占12.37%、其次是曼谷及周邊地區占11.04%,第3位是中部占8.63%、第4位是東北部占7.74%及南部占7.54%。
按職業調查儲蓄金,發現業主的儲蓄金最多占12.89%、其次是僱員12.09%及家庭婦女10.07%。儲蓄的理由,占30%是為了在緊急時使用、27.7%是為了在年老時使用、22.8%是為了能按自己的需求購物。多達44.2%的受訪者選擇把儲蓄金存放在商業銀行,其次是儲蓄銀行35.4%及政府專業銀行14.2%。儲蓄的方式,發現占19.6%存現金在家中,20.6%在銀行存款,定期存款20.5%,購買人壽保險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