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亞洲企業今年表現亮麗,最新一期「商業周刊」選出亞洲50家表現最佳的企業,幾乎各行各業都有上榜的公司,印度有12家企業上榜是最大贏家;台灣有5家公司上榜,以資訊科技最受矚目,其中宏達電高居第2名,是兩岸三地排名最高的企業。
台灣其他上榜的資訊科技公司包括茂迪(排名13)、華寶通訊(排名18)、聯詠科技(排名37),以及非核心消費品類的大立光電(26名)。香港有9家企業上榜,主要是金融公司,排名最高的是第7名的怡和控股,中國大陸也有3家公司躋身50大,排名最高的是21名的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
今年上榜的企業涵蓋面甚廣,從消費品、高科技、零售業、基礎建設、石油、礦產到金融服務,幾乎都有公司上榜,而且不再由幾個經濟強國的企業壟斷,新興的巴基斯坦有公司榜上有名,而一向不受投資人青睞的國家也衝勁十足,印尼聯合利華獨占鰲頭、馬來西亞的金獅多元控股也衝上第3名。
印尼聯合利華雖然是著名日用品公司聯合利華的子公子,但1933年即進入印尼,擁有品牌優勢,預估未來3年獲利成長率在15%至16%。
今年最令人驚訝的是韓國企業幾乎銷聲匿跡,僅現代汽車(39名)和搜尋網站公司NHN(42名)兩家企業上榜。三星因為記憶晶片業衰退而受害、LG則因電漿顯示器而出現赤字。
今年商業周刊改變評比標準,除了以公司過去3年的平均資本報酬率、業務成長率為考量,也把同業間的比較列入評比。
台灣其他上榜的資訊科技公司包括茂迪(排名13)、華寶通訊(排名18)、聯詠科技(排名37),以及非核心消費品類的大立光電(26名)。香港有9家企業上榜,主要是金融公司,排名最高的是第7名的怡和控股,中國大陸也有3家公司躋身50大,排名最高的是21名的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
今年上榜的企業涵蓋面甚廣,從消費品、高科技、零售業、基礎建設、石油、礦產到金融服務,幾乎都有公司上榜,而且不再由幾個經濟強國的企業壟斷,新興的巴基斯坦有公司榜上有名,而一向不受投資人青睞的國家也衝勁十足,印尼聯合利華獨占鰲頭、馬來西亞的金獅多元控股也衝上第3名。
印尼聯合利華雖然是著名日用品公司聯合利華的子公子,但1933年即進入印尼,擁有品牌優勢,預估未來3年獲利成長率在15%至16%。
今年最令人驚訝的是韓國企業幾乎銷聲匿跡,僅現代汽車(39名)和搜尋網站公司NHN(42名)兩家企業上榜。三星因為記憶晶片業衰退而受害、LG則因電漿顯示器而出現赤字。
今年商業周刊改變評比標準,除了以公司過去3年的平均資本報酬率、業務成長率為考量,也把同業間的比較列入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