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紅潮可能再現?紅潮未見再現。9月9日晚間反貪倒扁總部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上燃起30萬支蠟燭,1支支微弱的燭光的群聚效應和光點,並未能再現去年此時的紅潮。這固然是因為倒扁總部刻意避開動員群眾,但不能說倒扁總部對此完全沒有期待。遺憾的是紅衫軍沒有回潮,凱達格蘭大道上雖然點亮了「屁」字,嘲諷陳水扁,但於貪腐而無恥的台灣領導人能起什麼作用?而這1幅景象又說明了什麼?即台灣人民的公民意識和民主認知,是不是出現了缺口,還是台灣人民另有不同的判斷?
就民主常態論,1個遭數10萬甚至100萬人潮唾棄的領導人,早該自行求去。這不僅是最基本的信任原則,也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共識。
然而台灣藍綠分裂的政治生態,讓陳水扁得以藉由激進的深綠思維綁架綠營群眾,非但綁架了民進黨,更綁架了民進黨高層的接班梯隊,以致1個已聲稱將下放權力以期弭平民怨、民憤的陳水扁,居然可以死裡逃生,而且在破相之後,更肆無忌憚地濫權、弄權。在民進黨內部大搞恐怖平衡。號稱民進黨的4大天王,從呂秀蓮、謝長廷、蘇貞昌以迄游錫,無不以支持陳水扁,向陳水扁表忠以為能事。
去年12月北高兩市市長選舉,表象是綠營僥倖以極微票數勝出,但究其實是藍營未能團結,以致失去全面掌握選局的機會。這讓陳水扁再次逃過反貪倒扁的控訴,民進黨也失去反省機會,非但失去和陳水扁切割、畫清界線的可能,更讓陳水扁得以從黨內反撲,清算黨內倒扁派系和個別成員。民進黨新1代知識分子去年「715宣言」要求陳水扁下台,至此也宣告徹底失敗,從此失聲。這意味著民進黨和綠色支持者的民主認知,已因藍綠對抗的情緒,出現不分是非善惡,只問立場和意識形態的氛圍。北藍南綠的地域區隔似見更加嚴重。
但究其實,高雄市長選舉根本是1場不公平的選舉,藍營為此打官司控告當選無效,高雄地方法院已宣判藍營勝訴。但這只是第1審,在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強力干預下,司法系統是否能挺得住,暫時不宜樂觀。值得注意的是,陳水扁近來連番公然羞辱法官,大有綠營官司打輸,都是因為法官出身藍營。這種幾近恐嚇的語言,非僅讓法官們人人自危,整個司法系統均遭陳水扁公開蹂躪、踐踏。
這也預示了陳水扁不會再接受司法束縛,「吳淑珍1審有罪,阿扁下台」的政治承諾,不啻已遭陳水扁撕得粉碎。
至於陳水扁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綁大選活動,更是製造外部抗爭,煽惑民粹,以期轉移內部領導和信任危機的伎倆。深綠人士但求「建國」,雖明知陳水扁的政治人格早已破產,不值得信任,綠色執政大有可能因陳水扁的貪腐失德拖不過明年大選,是以「建國」只能提早發動,而不得不借重陳水扁掌握的政治資源。台灣的民主價值就在這種台獨焦躁症的作祟下,遭到扭曲,深綠選擇和陳水扁合作,只會加速耗盡台灣的外部資源,以及內部民主程序的正常運作,摧毀台灣的公共道德。綠營和陳水扁則吃定了紅衫軍,不會逾越民主價值和程序。
在這種情境下,9月9日反貪倒扁總部重回凱達格蘭大道點蠟燭,只能是1種宣示,提醒台灣人民反貪尚未成功,陳水扁依然逍遙法外。紅衫軍沒有回潮是示弱了嗎?當然不是,而是聰明的紅衫軍看穿陳水扁心中完全無視台灣人民,無視台灣好不容易才略見發展的民主價值。倒扁總部非藍、非綠,但台灣人民特別是紅衫軍知道明年大選該怎麼投票。否則那才是台灣的大悲劇,自然更不可能還有什麼民主前景。
就民主常態論,1個遭數10萬甚至100萬人潮唾棄的領導人,早該自行求去。這不僅是最基本的信任原則,也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共識。
然而台灣藍綠分裂的政治生態,讓陳水扁得以藉由激進的深綠思維綁架綠營群眾,非但綁架了民進黨,更綁架了民進黨高層的接班梯隊,以致1個已聲稱將下放權力以期弭平民怨、民憤的陳水扁,居然可以死裡逃生,而且在破相之後,更肆無忌憚地濫權、弄權。在民進黨內部大搞恐怖平衡。號稱民進黨的4大天王,從呂秀蓮、謝長廷、蘇貞昌以迄游錫,無不以支持陳水扁,向陳水扁表忠以為能事。
去年12月北高兩市市長選舉,表象是綠營僥倖以極微票數勝出,但究其實是藍營未能團結,以致失去全面掌握選局的機會。這讓陳水扁再次逃過反貪倒扁的控訴,民進黨也失去反省機會,非但失去和陳水扁切割、畫清界線的可能,更讓陳水扁得以從黨內反撲,清算黨內倒扁派系和個別成員。民進黨新1代知識分子去年「715宣言」要求陳水扁下台,至此也宣告徹底失敗,從此失聲。這意味著民進黨和綠色支持者的民主認知,已因藍綠對抗的情緒,出現不分是非善惡,只問立場和意識形態的氛圍。北藍南綠的地域區隔似見更加嚴重。
但究其實,高雄市長選舉根本是1場不公平的選舉,藍營為此打官司控告當選無效,高雄地方法院已宣判藍營勝訴。但這只是第1審,在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強力干預下,司法系統是否能挺得住,暫時不宜樂觀。值得注意的是,陳水扁近來連番公然羞辱法官,大有綠營官司打輸,都是因為法官出身藍營。這種幾近恐嚇的語言,非僅讓法官們人人自危,整個司法系統均遭陳水扁公開蹂躪、踐踏。
這也預示了陳水扁不會再接受司法束縛,「吳淑珍1審有罪,阿扁下台」的政治承諾,不啻已遭陳水扁撕得粉碎。
至於陳水扁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綁大選活動,更是製造外部抗爭,煽惑民粹,以期轉移內部領導和信任危機的伎倆。深綠人士但求「建國」,雖明知陳水扁的政治人格早已破產,不值得信任,綠色執政大有可能因陳水扁的貪腐失德拖不過明年大選,是以「建國」只能提早發動,而不得不借重陳水扁掌握的政治資源。台灣的民主價值就在這種台獨焦躁症的作祟下,遭到扭曲,深綠選擇和陳水扁合作,只會加速耗盡台灣的外部資源,以及內部民主程序的正常運作,摧毀台灣的公共道德。綠營和陳水扁則吃定了紅衫軍,不會逾越民主價值和程序。
在這種情境下,9月9日反貪倒扁總部重回凱達格蘭大道點蠟燭,只能是1種宣示,提醒台灣人民反貪尚未成功,陳水扁依然逍遙法外。紅衫軍沒有回潮是示弱了嗎?當然不是,而是聰明的紅衫軍看穿陳水扁心中完全無視台灣人民,無視台灣好不容易才略見發展的民主價值。倒扁總部非藍、非綠,但台灣人民特別是紅衫軍知道明年大選該怎麼投票。否則那才是台灣的大悲劇,自然更不可能還有什麼民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