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印尼12日遭到芮氏規模8.4的強烈地震襲擊,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在內的至少4國民眾,都可以感受到地震晃動的威力。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和印度洋盆地各國,並分別發布海嘯警訊,要求相關地區民眾小心提防嘯災。接連發生的大規模地震,雖然沒有造成十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情勢也在各地方控制中。但地震是不可抗力的天災,隨時都有發生並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的可能,各地居民應該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並把每次地震當做教育題材,把可能遭受的驚嚇和損失,減到最低限度。
這次震央位於蘇門答臘島明古魯西南偏遠地方海底約10公里深震處、以及隨後發生另1起位於蘇門答臘島占碑西南規模6.6的地震。初步統計有14人罹難、100餘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痛,還有數千深受驚嚇的各地居民,迄還在露天投宿。以如此規模的地震所造成災害僅如此,相對說是輕微的,真可謂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是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每有1次天候異狀,就是提醒各地居民要做好天災隨時出現的心理準備,將提防災害損傷的常識複習1次並牢牢記住。雖然目前災難沒有降臨到自己身上而輕忽天災警訊;同時政府和民間的救災機制,也該趁此際遇而進行適度操演動員,切實掌握狀況。
地震發生後,印尼官方救難人員和裝備,已經到達有人員死傷的地方進行救災並安撫露宿的災民。軍方和地方官員及時將食物、藥品分送給需要的災民,2架軍用直升機,分別停在受影響最大的都市地區待命,執行災害勘察、損害評估、運送救援物資或醫療團隊前往災區。蘇門答臘西岸外的曼塔威群島上的災區,約150戶民房倒塌,救災的專船將在第1時間載運必需品趕到。衛生部救災中心緊急救難的70位醫務人員和4噸藥品,隨其他單位的救難人員、物資,已循陸路適時到達,立刻展開救援任務。我們之所以不憚煩瑣,錄陳這些細節,是強調印尼政府的救災體系,已適時發揮功能。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及時根據空軍偵測資料,告知連續兩次大規模地震,所造成災損不大,一切在掌握中,也不需要外援協助。顯然印尼政府從上到下,已有了應變的認識和執行的能力,對防範天災滋大而言,是相當必要的。
以地震天災而言,印尼是深值得同情的地方,從1992年底東努沙登加拉省發生規模6.8級地震,造成2,200人罹難以來,列入「全球重大地震紀錄」中的大地震,就有2004年12月26日南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蘇門答臘大地震等3次之多。其中南亞大地震引起大海嘯,造成印尼死亡人數達17萬人,尤其悲慘到極點,災後復原目前尚在進行中。但天災雖非人力所能抗拒,但由連續發生的重災,獲得卹死救生經驗,建立起高度警覺和高效率救災機制,對世人防範天災卻是有用、值得重視的。
這次印尼8.4級規模大地震,除了設在夏威夷的海嘯預警中心隨即發布警報,警告印度洋盆地各國小心防範。同時,印尼、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澳洲等國也分別發布海嘯警訊。泰國並沒有發布警訊,但敦促民眾提防。從這系列動作,各方應可感覺得到地震海嘯警報,已經受到普遍廣泛重視。假定在南亞大地震前就可以使警報功能得到發揮,讓該注意、該逃避的人知警惕,相信死難人數可減少。
經驗是智慧的根源,所以人類普遍尊重經驗的教訓,華諺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讓大家莫忘記過去種切。這次規模大而損失不大的地震,給予各方警惕,切莫輕忽天災的可怕。
這次震央位於蘇門答臘島明古魯西南偏遠地方海底約10公里深震處、以及隨後發生另1起位於蘇門答臘島占碑西南規模6.6的地震。初步統計有14人罹難、100餘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痛,還有數千深受驚嚇的各地居民,迄還在露天投宿。以如此規模的地震所造成災害僅如此,相對說是輕微的,真可謂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是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每有1次天候異狀,就是提醒各地居民要做好天災隨時出現的心理準備,將提防災害損傷的常識複習1次並牢牢記住。雖然目前災難沒有降臨到自己身上而輕忽天災警訊;同時政府和民間的救災機制,也該趁此際遇而進行適度操演動員,切實掌握狀況。
地震發生後,印尼官方救難人員和裝備,已經到達有人員死傷的地方進行救災並安撫露宿的災民。軍方和地方官員及時將食物、藥品分送給需要的災民,2架軍用直升機,分別停在受影響最大的都市地區待命,執行災害勘察、損害評估、運送救援物資或醫療團隊前往災區。蘇門答臘西岸外的曼塔威群島上的災區,約150戶民房倒塌,救災的專船將在第1時間載運必需品趕到。衛生部救災中心緊急救難的70位醫務人員和4噸藥品,隨其他單位的救難人員、物資,已循陸路適時到達,立刻展開救援任務。我們之所以不憚煩瑣,錄陳這些細節,是強調印尼政府的救災體系,已適時發揮功能。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及時根據空軍偵測資料,告知連續兩次大規模地震,所造成災損不大,一切在掌握中,也不需要外援協助。顯然印尼政府從上到下,已有了應變的認識和執行的能力,對防範天災滋大而言,是相當必要的。
以地震天災而言,印尼是深值得同情的地方,從1992年底東努沙登加拉省發生規模6.8級地震,造成2,200人罹難以來,列入「全球重大地震紀錄」中的大地震,就有2004年12月26日南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蘇門答臘大地震等3次之多。其中南亞大地震引起大海嘯,造成印尼死亡人數達17萬人,尤其悲慘到極點,災後復原目前尚在進行中。但天災雖非人力所能抗拒,但由連續發生的重災,獲得卹死救生經驗,建立起高度警覺和高效率救災機制,對世人防範天災卻是有用、值得重視的。
這次印尼8.4級規模大地震,除了設在夏威夷的海嘯預警中心隨即發布警報,警告印度洋盆地各國小心防範。同時,印尼、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澳洲等國也分別發布海嘯警訊。泰國並沒有發布警訊,但敦促民眾提防。從這系列動作,各方應可感覺得到地震海嘯警報,已經受到普遍廣泛重視。假定在南亞大地震前就可以使警報功能得到發揮,讓該注意、該逃避的人知警惕,相信死難人數可減少。
經驗是智慧的根源,所以人類普遍尊重經驗的教訓,華諺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讓大家莫忘記過去種切。這次規模大而損失不大的地震,給予各方警惕,切莫輕忽天災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