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使用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再度證明此路不通。第62屆聯合國大會19日舉行總務委員會閉門會議,結果以24:3票決定,不列入聯大議程。這是此案連續第15度遭到封殺。這個結果雖屬意料中事,但因陳水扁事前把「入聯公投」炒得太熱鬧,因此顯得格外難堪。繼續鬧下去,「入聯」的機會不會絲毫增加,祇有使台灣更虛脫、更孤立、更危險。
但如果換1個角度,採取比較和緩、比較理性的方式,從改善兩岸3邊關係入手,是否有希望逐漸打破僵局?就算不能入聯,台灣仍有發展的空間。相當時期的「和平共存,各自發展」,是台灣目前最好的選項。
眼前有1件事,大可提供各方朝著積極方向多多思考,從而探索化解僵局的途徑。
據報導,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選定台灣出身、在大陸工作的陳永正,出任NBA中國分公司執行長。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期近的時空背景下,NBA走出1步好棋。
NBA不僅網羅了本國籃壇菁英,也吸引了各國的頂尖好手如姚明等,天下豪傑盡入殼中,可說是籃球界的聯合國。中國是美國以外最大的籃球市場。13億人口中估計有3億籃球迷。NBA是體育團體,更是以營利為重的娛樂事業,和別的企業一樣重視市場開發。
中國有3億球迷,幾乎相當於全美國的人口。美式足球和棒球雖也都是美國人所愛,但中國球迷最熱中的惟有籃球。姚明能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人物之1」,非偶然也。
陳永正是台灣之子,交通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此後在資訊電子業工作20年。2003年膺聘為微軟公司大中華執行長,在體育圈算是外行,但NBA看重他工作的成績與能力,相信他能為NBA分公司和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他的科技背景,對NBA擴展數位媒體戰略也很有利。
微軟是當今全球最成功的高科技企業之1。陳永正出任大中華區第1把手達4年之久,自然有他的條件。由於在台灣出身,對中國的文化和人情,以及西方自由企業的經營理念,都有深切理解。相信他決定轉入1個全新的行業,不是一時興起的冒險,而是深思熟慮後,迎接挑戰。
在美國,NBA規模龐大,制度井然。1支球隊不止是12名球員,還有會長、總經理、總教練、律師、會計師、醫師、管理人員、啦啦隊;28、29支球隊各有1座1、2萬席次的球場,分布各大城市。每1球場附設許多家餐廳、小吃店、咖啡館。1場比賽賣出數不清的可口可樂和熱狗,從商品專賣店到停車場,處處都有生意。電視轉播權更是大收入,NBA為賺錢而看重中國市場,它也會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商機。
從企業規模而言,NBA在中國目前是小事一樁。外資企業雇用上萬職工、投資100億者已有多家。華裔主管之中,傑出之士如陳永正者也有不少位。NBA踏入中國之受到格外重視,因為它是1個體育組織,它的生意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更重要的是,中國有那麼多球迷喜歡籃球這個調調兒。
美國1992年的夢幻隊伍,令舉世驚羨拜服。然而,此後有好幾年消沉,今年的新隊伍戰力較強,北京奧運中有奪回金牌之望。中國球迷樂於看到他們再現身手的精采演出。
NBA開拓中國市場,勢將牽動中國籃運的加速發展。有朝1日,中國代表隊擁有12個姚明,甚至比姚明更厲害的猛將,斬關奪旗,那樣的「中國威脅論」不但不致引來敵意,反而會受到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世界球迷的歡迎。
球場不是戰場,NBA不是聯合國。然而,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合作的好處、和平的味道,陳水扁和深綠一夥明知「入聯」行不通,撞得鼻青眼腫、五癆七傷,有何意義呢?今天台灣在海內外多的是人才,如果從積極方向去思考,去找尋融會貫通的出路,是不是會凸顯無窮的希望。
但如果換1個角度,採取比較和緩、比較理性的方式,從改善兩岸3邊關係入手,是否有希望逐漸打破僵局?就算不能入聯,台灣仍有發展的空間。相當時期的「和平共存,各自發展」,是台灣目前最好的選項。
眼前有1件事,大可提供各方朝著積極方向多多思考,從而探索化解僵局的途徑。
據報導,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選定台灣出身、在大陸工作的陳永正,出任NBA中國分公司執行長。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期近的時空背景下,NBA走出1步好棋。
NBA不僅網羅了本國籃壇菁英,也吸引了各國的頂尖好手如姚明等,天下豪傑盡入殼中,可說是籃球界的聯合國。中國是美國以外最大的籃球市場。13億人口中估計有3億籃球迷。NBA是體育團體,更是以營利為重的娛樂事業,和別的企業一樣重視市場開發。
中國有3億球迷,幾乎相當於全美國的人口。美式足球和棒球雖也都是美國人所愛,但中國球迷最熱中的惟有籃球。姚明能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人物之1」,非偶然也。
陳永正是台灣之子,交通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此後在資訊電子業工作20年。2003年膺聘為微軟公司大中華執行長,在體育圈算是外行,但NBA看重他工作的成績與能力,相信他能為NBA分公司和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他的科技背景,對NBA擴展數位媒體戰略也很有利。
微軟是當今全球最成功的高科技企業之1。陳永正出任大中華區第1把手達4年之久,自然有他的條件。由於在台灣出身,對中國的文化和人情,以及西方自由企業的經營理念,都有深切理解。相信他決定轉入1個全新的行業,不是一時興起的冒險,而是深思熟慮後,迎接挑戰。
在美國,NBA規模龐大,制度井然。1支球隊不止是12名球員,還有會長、總經理、總教練、律師、會計師、醫師、管理人員、啦啦隊;28、29支球隊各有1座1、2萬席次的球場,分布各大城市。每1球場附設許多家餐廳、小吃店、咖啡館。1場比賽賣出數不清的可口可樂和熱狗,從商品專賣店到停車場,處處都有生意。電視轉播權更是大收入,NBA為賺錢而看重中國市場,它也會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商機。
從企業規模而言,NBA在中國目前是小事一樁。外資企業雇用上萬職工、投資100億者已有多家。華裔主管之中,傑出之士如陳永正者也有不少位。NBA踏入中國之受到格外重視,因為它是1個體育組織,它的生意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更重要的是,中國有那麼多球迷喜歡籃球這個調調兒。
美國1992年的夢幻隊伍,令舉世驚羨拜服。然而,此後有好幾年消沉,今年的新隊伍戰力較強,北京奧運中有奪回金牌之望。中國球迷樂於看到他們再現身手的精采演出。
NBA開拓中國市場,勢將牽動中國籃運的加速發展。有朝1日,中國代表隊擁有12個姚明,甚至比姚明更厲害的猛將,斬關奪旗,那樣的「中國威脅論」不但不致引來敵意,反而會受到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世界球迷的歡迎。
球場不是戰場,NBA不是聯合國。然而,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合作的好處、和平的味道,陳水扁和深綠一夥明知「入聯」行不通,撞得鼻青眼腫、五癆七傷,有何意義呢?今天台灣在海內外多的是人才,如果從積極方向去思考,去找尋融會貫通的出路,是不是會凸顯無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