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全世界最大電子專業代工廠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控股,日前在廣西首府南寧,註冊成立富寧精密電子有限公司。這項預定投入30億美元的計畫,意味著該集團看好東盟和中國龐大的商機。緊接著在越南北部3省投資50億美元,積極推動大型工業園區建設後,又在「北部灣經濟區」範圍內,注入巨資進行開發。郭台銘董事長的一連串大動作,引出了東盟─中國10+1自貿區建設進程正積極展開的故事,也為指日可待的區域合作產業,勾畫出明顯的輪廓。隨著自貿區實質整合的快速進行,國際間將可見到1個新的區域經濟體出現,為嘉惠廣大居民而做貢獻。
中國的「國家西部大開發115規劃綱要」中,明確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列為重要開發區域,一方面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有益經驗;另則建設為促進東盟與中國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樑和基地。這項政策拍板後,使沉寂久遠的、夙被稱為「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北部灣,一躍而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中國在「攜手周邊、服務東盟」的強烈意識下,將來的北部灣就是中國和東盟間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訊息交流中心。所以郭台銘先後計畫動用80億美金,開發越北和廣西北部灣,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不僅是做東盟─中國自貿區實質建設的開路先鋒;兩處分屬越南和中國的土地毗鄰,相隔應不遠,有運用上的便利,從企業界眼光,可算遠見。
但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雖稱之為「次區域合作」項目,若將此計畫和正在積極進行中的「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項目相連結,就知道在實施進程中所嘉惠的方面有多廣。廣西地處中國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與東部、中部、和西部3大地區相連。沿江、沿海、沿邊,是中國唯一和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因而廣西在中國和東盟、泛北部灣、泛珠江三角洲等國際、國內區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乃使現階段廣西沿海能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寵,這些區位優勢,能引起郭台銘注意,必也能引起各方面更廣泛的重視。
在東盟─中國攜手合作發展的15年期間,「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計畫的啟動和實質進展,一直是東南亞國家朝野都覺得滿意和期待的項目。有了湄公河流域建設的表現,逐漸使東盟國家對中國增加了信任感,再把完整而具體的北部灣次區域合作計畫加進來,在推展工作上便有了事半功倍的條件。所以在去(2006)年舉行的東盟─中國紀念高階層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特別強調「1軸2翼」區域經濟合作的構想。所謂「1軸」,是從南寧、也就是中國─東盟陸路樞紐,直接到達新加坡的經濟走廊建設,已獲廣泛認同。進一步發展便能以陸路通道,連接起香港、廣州、南寧、河內、胡志明市、金邊、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9個區域內發達的重要城市,形成經濟聯動新格局。所謂「2翼」,就是「北部灣次區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這樣一批在進行中的項目,真夠吸引各方有志之士,而廣西北部灣所在的樞紐地位,重要性不言可喻。
東盟─中國近15年對話、合作,各方面都呈現有具體收穫。而大湄公河、北部灣經濟合作計畫的兩個板塊,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構成的中軸,有如英文字母M,此1軸2翼大格局。對於中國和東南亞經貿貢獻,才有真正的實質意義,此1地區長久受各種帝國主義盤剝欺凌,積弱不振。近年憑本身的努力,找出方向,建立互信,才算有了起色。到2010年10+1自貿區建成,在2大經濟合作奠立的基礎上運作,所謂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方是區域整合成功的範例。
中國的「國家西部大開發115規劃綱要」中,明確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列為重要開發區域,一方面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有益經驗;另則建設為促進東盟與中國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樑和基地。這項政策拍板後,使沉寂久遠的、夙被稱為「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北部灣,一躍而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中國在「攜手周邊、服務東盟」的強烈意識下,將來的北部灣就是中國和東盟間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訊息交流中心。所以郭台銘先後計畫動用80億美金,開發越北和廣西北部灣,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不僅是做東盟─中國自貿區實質建設的開路先鋒;兩處分屬越南和中國的土地毗鄰,相隔應不遠,有運用上的便利,從企業界眼光,可算遠見。
但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雖稱之為「次區域合作」項目,若將此計畫和正在積極進行中的「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項目相連結,就知道在實施進程中所嘉惠的方面有多廣。廣西地處中國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與東部、中部、和西部3大地區相連。沿江、沿海、沿邊,是中國唯一和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因而廣西在中國和東盟、泛北部灣、泛珠江三角洲等國際、國內區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乃使現階段廣西沿海能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寵,這些區位優勢,能引起郭台銘注意,必也能引起各方面更廣泛的重視。
在東盟─中國攜手合作發展的15年期間,「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計畫的啟動和實質進展,一直是東南亞國家朝野都覺得滿意和期待的項目。有了湄公河流域建設的表現,逐漸使東盟國家對中國增加了信任感,再把完整而具體的北部灣次區域合作計畫加進來,在推展工作上便有了事半功倍的條件。所以在去(2006)年舉行的東盟─中國紀念高階層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特別強調「1軸2翼」區域經濟合作的構想。所謂「1軸」,是從南寧、也就是中國─東盟陸路樞紐,直接到達新加坡的經濟走廊建設,已獲廣泛認同。進一步發展便能以陸路通道,連接起香港、廣州、南寧、河內、胡志明市、金邊、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9個區域內發達的重要城市,形成經濟聯動新格局。所謂「2翼」,就是「北部灣次區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這樣一批在進行中的項目,真夠吸引各方有志之士,而廣西北部灣所在的樞紐地位,重要性不言可喻。
東盟─中國近15年對話、合作,各方面都呈現有具體收穫。而大湄公河、北部灣經濟合作計畫的兩個板塊,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構成的中軸,有如英文字母M,此1軸2翼大格局。對於中國和東南亞經貿貢獻,才有真正的實質意義,此1地區長久受各種帝國主義盤剝欺凌,積弱不振。近年憑本身的努力,找出方向,建立互信,才算有了起色。到2010年10+1自貿區建成,在2大經濟合作奠立的基礎上運作,所謂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方是區域整合成功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