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不管你是否喜歡日本,日本總是給人懸念,也給人驚訝,日本經濟是如此,政治更是如此。安倍在高支持率護航下順利成為戰後最年輕的首相,但1年之後,民望落到淒慘的地步,宣布掛冠後還被送進醫院。同樣,自民黨第2號人物,幹事長麻生太郎日前還是最熱門的安倍接班人,也擁有高民意支持,轉眼間,自民黨內各派閥擁戴前官房長官福田康夫,民意調查也證明福田的「安心社會」政策獲得半數選民支持,竟然選舉還沒有白熱化,卻已經有了結果,麻生只落得陪跑的份。回憶1年多前的總裁選舉,福田因為支持率無望,沒有選就退出了,如今卻可以榮登高位,續寫已故父親福田赳夫之後、福田政治世家的輝煌歷史。
雖然麻生太郎的口無遮攔常常令人擔憂,他的右翼強硬立場也讓周邊國家討厭,但麻生在自民黨內卻是代表改革力量,其延續小泉和安倍的路線企圖一舉打破派閥制衡的黨內舊勢力,以基層黨意和民意為依歸,來推動日本政治的改革進程。但是,無奈安倍內閣無法承接小泉內閣的改革勢頭,內閣成員的醜聞也打碎了民眾掃清派閥政治的期待,而安倍短命內閣也導致自民黨和社會都希望「穩定壓倒一切」,麻生的改革立場和鮮明的個人特色反而不討巧,容易惹是生非,麻生與相位擦肩而過,也是時勢使然,無法強求。另一方面,這也說明,在亞洲政治文化環境中,1個強人時代結束後,總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衝,才能再次出現強人政治的新勢頭。
福田康夫這次能夠力克麻生,顯然是派閥政治起了根本的作用。安倍改組內閣的時候,已經向派閥政治作了妥協,而福田由派閥推出,說明自民黨再次回到過去派閥政治的老路。小泉時代,充分利用年輕議員衝擊派閥老人政治,取得相當大的效果,小泉兵團已經取代各大派閥,在自民黨的政治運作中扮演積極角色,也因為如此,不願意派閥再次主導自民黨的年輕議員曾經計畫連署,要求仍然具有高民意支持度的小泉再次回鍋擔任總理,無奈小泉閑雲野鶴之後,無意再做馮婦,並支持福田上位,別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福田繼位,對中韓等亞洲鄰國來說,當然好過鷹派的麻生,也徹底消除了中韓擔心小泉出山的憂慮。但對日本來說,則未必是好事。因為福田靠著派閥支持上台,必定在組閣的時候也要「分肉」,內閣推動政策的動力不大,掣肘太多,難以成大事,只能是守成和協調,在明年的眾議院大選中,能否帶領自民黨與小澤率領的民主黨一決高下,恐怕並不樂觀。要知道,今天的日本,面臨著中國崛起的挑戰,面臨著美國可能經濟衰退的衝擊,面臨著台海形勢緊張的出現,面臨著日本修憲的大變動,在安倍下台的動盪過去之後,民眾還會期待強勢領袖的出現,在那種情況之下,具有強烈個人特質和領袖風範的小澤,可能會比福田更受歡迎,而日本的政黨輪替也可能就在那個時候出現,如果這一切成真,日本的政治版圖要改寫,亞洲尤其是東亞的戰略平衡將要重組。
雖然麻生太郎的口無遮攔常常令人擔憂,他的右翼強硬立場也讓周邊國家討厭,但麻生在自民黨內卻是代表改革力量,其延續小泉和安倍的路線企圖一舉打破派閥制衡的黨內舊勢力,以基層黨意和民意為依歸,來推動日本政治的改革進程。但是,無奈安倍內閣無法承接小泉內閣的改革勢頭,內閣成員的醜聞也打碎了民眾掃清派閥政治的期待,而安倍短命內閣也導致自民黨和社會都希望「穩定壓倒一切」,麻生的改革立場和鮮明的個人特色反而不討巧,容易惹是生非,麻生與相位擦肩而過,也是時勢使然,無法強求。另一方面,這也說明,在亞洲政治文化環境中,1個強人時代結束後,總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衝,才能再次出現強人政治的新勢頭。
福田康夫這次能夠力克麻生,顯然是派閥政治起了根本的作用。安倍改組內閣的時候,已經向派閥政治作了妥協,而福田由派閥推出,說明自民黨再次回到過去派閥政治的老路。小泉時代,充分利用年輕議員衝擊派閥老人政治,取得相當大的效果,小泉兵團已經取代各大派閥,在自民黨的政治運作中扮演積極角色,也因為如此,不願意派閥再次主導自民黨的年輕議員曾經計畫連署,要求仍然具有高民意支持度的小泉再次回鍋擔任總理,無奈小泉閑雲野鶴之後,無意再做馮婦,並支持福田上位,別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福田繼位,對中韓等亞洲鄰國來說,當然好過鷹派的麻生,也徹底消除了中韓擔心小泉出山的憂慮。但對日本來說,則未必是好事。因為福田靠著派閥支持上台,必定在組閣的時候也要「分肉」,內閣推動政策的動力不大,掣肘太多,難以成大事,只能是守成和協調,在明年的眾議院大選中,能否帶領自民黨與小澤率領的民主黨一決高下,恐怕並不樂觀。要知道,今天的日本,面臨著中國崛起的挑戰,面臨著美國可能經濟衰退的衝擊,面臨著台海形勢緊張的出現,面臨著日本修憲的大變動,在安倍下台的動盪過去之後,民眾還會期待強勢領袖的出現,在那種情況之下,具有強烈個人特質和領袖風範的小澤,可能會比福田更受歡迎,而日本的政黨輪替也可能就在那個時候出現,如果這一切成真,日本的政治版圖要改寫,亞洲尤其是東亞的戰略平衡將要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