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北部開發基金府主席巴勇透露,本月30日是泰國與中國簽訂蔬果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於2003年10月起執行,至今亦將滿4周年,不過以上協定的結果不符合政府所預期。雖然泰國向中國出口比例增加,主要橡膠、樹薯等,並不是蔬菜水果產品。同時泰國進口中國蔬果比例卻高於出口額。
巴勇指出,目前中國蔬菜水果已大量流入泰國,尤其是寒帶蔬菜水果,導致國內蔬菜水果產品受到影響,產品價格大跌約60%,包括香菇等,以前多種於泰北清萊府,在被售價較低的中國產品爭奪市場後,農民亦轉向種植其他植物,因為收入低於成本。
至於紅蔥頭及蒜頭都受到以上的衝擊,曬乾蒜頭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27銖減升16銖。
清邁府商會表示,自泰國與中國簽訂蔬菜水果自由貿易協定(FTA)於2003年起執行,使泰國業者在多方面處於劣勢,因為泰國開放中國蔬果進口零關稅,但泰國蔬果出口中國多數產品仍需繳納進口關稅及加值稅。
過去,海關廳已使用海關規則來控制中國蔬菜水果流入過多,包括向中國徵收冷凍馬鈴薯進口關稅,此事引起中國的不滿,導致對泰國出口該國的蔬果遭嚴格控管。因此希望政府加緊與對方談判,否則恐影響到泰國多種蔬菜水果,尤其是向中國廣州市出口的新鮮水果,每年出口額達到不低於300-400億銖。
巴勇指出,目前中國蔬菜水果已大量流入泰國,尤其是寒帶蔬菜水果,導致國內蔬菜水果產品受到影響,產品價格大跌約60%,包括香菇等,以前多種於泰北清萊府,在被售價較低的中國產品爭奪市場後,農民亦轉向種植其他植物,因為收入低於成本。
至於紅蔥頭及蒜頭都受到以上的衝擊,曬乾蒜頭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27銖減升16銖。
清邁府商會表示,自泰國與中國簽訂蔬菜水果自由貿易協定(FTA)於2003年起執行,使泰國業者在多方面處於劣勢,因為泰國開放中國蔬果進口零關稅,但泰國蔬果出口中國多數產品仍需繳納進口關稅及加值稅。
過去,海關廳已使用海關規則來控制中國蔬菜水果流入過多,包括向中國徵收冷凍馬鈴薯進口關稅,此事引起中國的不滿,導致對泰國出口該國的蔬果遭嚴格控管。因此希望政府加緊與對方談判,否則恐影響到泰國多種蔬菜水果,尤其是向中國廣州市出口的新鮮水果,每年出口額達到不低於300-400億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