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失智症協會於1984年創立,並制訂每年9月21日為「世界失智症日」,希望喚起全球對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失智症患者照顧問題的注意。先後17年間,雖然失智症協會的有心人善盡一切努力,但是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各地罹失智症約1800萬患者,並沒有減低的現象。知名的美國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結論,甚至預估2050年的失智老人,將比目前增長4倍。高齡社會來臨、社會不堪負荷問題已夠令人感到沉重,加上大量老人族群裡又有約5%的失智症患者,要比撫養長者付出加倍的心力來照顧。所以大家應該面對問題、籌謀對策、減輕失智症的社會成本。
失智症又稱為阿茲海默氏症,罹病的老人常伴隨有記憶衰退、日夜顛倒、表達能力喪失、容易迷路等認知問題。以及幻想、妄想、躁動、遊走和攻擊等精神異常行為。由於一般社會普通認識不足,常把有前述表現的老人誤以為是老化象徵,不以為意。或者當做老人家「不可理喻」、「老糊塗」。以致錯過早期發現診治先機,且常見有失智病患行為異常,引發家庭失和、父子成仇、意外迷失等悲劇。所以輕忽失智症的後果,得付出不同程度的代價,造成不安和損失。把失智症當做嚴重問題看待,政府和民間盡力宣導,是當務之急。
老人失智症由於病徵並不明顯,病源還沒有找到,更令人傷腦筋的是目前無藥可醫。所以醫學界也只能強調,除了年齡增加是已知最重要罹病因素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煙,都是罹老人失智症的危險因素。醫界一貫主張「預防重於治療」,因此就從相關推論展開行動,積極、普遍預防及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抽煙、常運動、多用腦、多活動。專業的說法,這些原為人類中年以後就應實施的保健項目,都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如果因預防失智症而更加認真執行前述保健項目,則可能一舉兩得。退一步說,照表實施縱難保證不罹失智症,也增強了老年人的抵抗力,對身體健康利多。可一方面朝此方向努力;另一方面結合各方力量一齊來促進失智症的研究和治療。
阿茲海默氏症在醫療文獻上出現,並為醫界所公認,時間並不算久遠,但此症狀存在,應早在此之前,只是沒有受到廣泛注意而已。因此失智老人生活起居未得適當協助或照顧,失去早期治療、減緩惡化機會,是一種不經意的憾事。於今既已確定老人易罹此疾,則宜制定安養政策、訂定失智症照護機構設置標準,供專業服務發展遵循,庶可保障失智症老人和其家庭權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阿茲海默氏症的存在,不僅已開發國家有,開發中國家也有,並不因社會生活水準不同而區別,因此任何國家都不宜再疏忽這個問題。尤其是各地社會老化日甚。先進地區對失智症老人照顧的宣導與推廣,已具基礎。尚未注意到善待老人失智症患者的國家,理當參酌他國經驗,急起直追,還給垂老罹惡疾者公道。
我們承認,一般開發中國家國力不足,日常施政尚且有顧此失彼之憾,對於相對弱勢的老年族群中有若干失智症患者,多予有意無意略過不表。要照先進國般通過立法,對失智長者的人格尊嚴、財產保障、就醫照顧、行動安全等,訂完善規範,同時也訂法規保障家屬享有受關懷、照顧的權利。想必困難重重,殆為不可能的事情。但敬老尊賢,是人類社會的文明指標,千萬輕忽不得,何況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無論出身貧富貴賤,都得面對。所以值此國際失智症日來臨,我們要大聲疾呼,及早提升照顧失智老人問題的優先地位。今日如不審慎以對,將可能成為明日的災難。
失智症又稱為阿茲海默氏症,罹病的老人常伴隨有記憶衰退、日夜顛倒、表達能力喪失、容易迷路等認知問題。以及幻想、妄想、躁動、遊走和攻擊等精神異常行為。由於一般社會普通認識不足,常把有前述表現的老人誤以為是老化象徵,不以為意。或者當做老人家「不可理喻」、「老糊塗」。以致錯過早期發現診治先機,且常見有失智病患行為異常,引發家庭失和、父子成仇、意外迷失等悲劇。所以輕忽失智症的後果,得付出不同程度的代價,造成不安和損失。把失智症當做嚴重問題看待,政府和民間盡力宣導,是當務之急。
老人失智症由於病徵並不明顯,病源還沒有找到,更令人傷腦筋的是目前無藥可醫。所以醫學界也只能強調,除了年齡增加是已知最重要罹病因素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煙,都是罹老人失智症的危險因素。醫界一貫主張「預防重於治療」,因此就從相關推論展開行動,積極、普遍預防及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抽煙、常運動、多用腦、多活動。專業的說法,這些原為人類中年以後就應實施的保健項目,都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如果因預防失智症而更加認真執行前述保健項目,則可能一舉兩得。退一步說,照表實施縱難保證不罹失智症,也增強了老年人的抵抗力,對身體健康利多。可一方面朝此方向努力;另一方面結合各方力量一齊來促進失智症的研究和治療。
阿茲海默氏症在醫療文獻上出現,並為醫界所公認,時間並不算久遠,但此症狀存在,應早在此之前,只是沒有受到廣泛注意而已。因此失智老人生活起居未得適當協助或照顧,失去早期治療、減緩惡化機會,是一種不經意的憾事。於今既已確定老人易罹此疾,則宜制定安養政策、訂定失智症照護機構設置標準,供專業服務發展遵循,庶可保障失智症老人和其家庭權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阿茲海默氏症的存在,不僅已開發國家有,開發中國家也有,並不因社會生活水準不同而區別,因此任何國家都不宜再疏忽這個問題。尤其是各地社會老化日甚。先進地區對失智症老人照顧的宣導與推廣,已具基礎。尚未注意到善待老人失智症患者的國家,理當參酌他國經驗,急起直追,還給垂老罹惡疾者公道。
我們承認,一般開發中國家國力不足,日常施政尚且有顧此失彼之憾,對於相對弱勢的老年族群中有若干失智症患者,多予有意無意略過不表。要照先進國般通過立法,對失智長者的人格尊嚴、財產保障、就醫照顧、行動安全等,訂完善規範,同時也訂法規保障家屬享有受關懷、照顧的權利。想必困難重重,殆為不可能的事情。但敬老尊賢,是人類社會的文明指標,千萬輕忽不得,何況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無論出身貧富貴賤,都得面對。所以值此國際失智症日來臨,我們要大聲疾呼,及早提升照顧失智老人問題的優先地位。今日如不審慎以對,將可能成為明日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