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繼北韓在6方會談中達成協議,同意在年底前去核之後,南北韓峰會也緊接著在平壤舉行,並於4日由南韓總統盧武鉉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承諾簽訂永久和平條約,將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並加強雙方經貿關係。
北韓之承諾去核和南北韓簽訂永久和平條約,可說是開特別快車,而兩件事顯然是互相牽連的,證明北韓的政策已在迅速變化,他們已明白「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所以不但必須放棄過去所信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共產主義真理,還必須放棄過去一直認為北韓政府是正統,南韓政府是美國傀儡的說法,必須變換1個新的角度來評價現實,否則朝鮮半島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
可以相信,北韓的領導層已看得非常清楚,事實證明,1個共產國家若不能像中國或越南那樣進行經濟上的改革開放,死抱馬列主義階級鬥爭那一套,最終必然要走到窮途末路。北韓由接受6方會談的去核化建議,獲得了各方的巨大援助,經濟困境得以緩解於一時,但總不能長期如此向世界各國伸出大手板,有如中國武俠小說中的丐幫,以武力威脅和乞討作為人生存的正軌。
應該說,目擊共產制度的衰落及共產國家的分崩離析,使北韓領導層有了一定程度的覺悟。他們如緊抱核彈不放,其結果不但將餓死人民,最後必連國家也難以維持存在。前蘇聯擁有最多的核武器,最後正是過分沉重的軍事競賽負擔,成為蘇聯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之1。
所以,可以相信,北韓領導層一直存在一股促變的力量。當年南韓總統金大中赴平壤與金正日舉行第1次南北峰會而開啟了雙方關係之後,照原定計畫,第2次南北峰會將由金正日赴南韓舉行,但這次峰會卻仍在北韓舉行,主要原因相信是南韓總統盧武鉉急於作政治秀之故。因南韓將於12月舉行總統大選,盧武鉉任期雖然在明年2月屆滿,且不能再參選連任,但盧武鉉卻可以借此行為「開放我們黨」進行宣傳,增加選票。
據報導,盧武鉉是懷著高度興奮的心情赴北韓的。他於2日上午抵達板門店兩韓分界線前,下車步行,並感觸良多說:「希望邁出這1步後,能消弭民族的痛苦。」他是60年來第1位以步行方式跨過戒備森嚴邊界的領袖。到了平壤,他也興奮不減。但金正日卻表現得很平靜,沒有像當年對金大中那樣熱烈擁抱,面上也很少笑容,只在與盧武鉉握手時露出微笑。
就金正日的表現看,他之同意去核化,同意與南韓促進關係,以解除北韓經濟困境,這中間可能受到相當壓力,北韓所遭遇的現實已不能以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故金正日在迎接南韓總統所表現的平靜,其中也夾雜著多少無奈的心理狀態。
固然,在北韓,權位世襲制已成為不成文的規例,但在承傳之間,相信不會是毫無阻力的。當年金日成之傳位金正日,雖已成為定論,但在金日成死後,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北韓官方傳媒在提到金正日時,並沒有冠上他的領袖頭銜,在相當時日後,才見到他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職稱出現,可見北韓勞動黨內部是有反對勢力的,要經過一定時間剷除這些勢力之後,金正日才能確登大位。
金正日目前也正面臨金日成晚年的問題,他要傳位給他的哪1個兒子,一定也有爭議,所以他必須在黨內疏通各方意見,使承繼權不出問題,由此可以相信,他近期的種種讓步,可能是政治上的交換,於是使北韓出現令人眩目的變化。
金正日已步入晚年,不但北韓能不能以正統地位統一南韓已成問題,他的兒子能不能繼承大統也是問題,許多事情已不是他有生之年能力所能控制的。而南北韓最後必定要統一的,那將是1個民主國家,屆時「勞動黨」也好,「開放我們黨」也好,都可以在民主選舉制度下進行平等的競選,誰為選民所擁護,得票最多,便可以治理國家,而不是靠槍桿子或黨專政來治理國家,到那時,朝鮮半島便可步入真正太平和諧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