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世衛組織勸告重視慢性病照顧

2007-10-10 12:22:3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於集會韓國時,向世人提出忠告,除非全球普遍提高警覺,全面向「日常方式」的疾病採取對抗行動。否則到2015年時,罹「日常疾病」致死者將倍增,每年將損失掉3600萬生命。該組織早在2005年時,即制定了減少慢性病死亡率每年2%的全球性目標,但效果並不明顯。因此趁這次該組織西太平洋分會集會濟州島時,再做鄭重呼籲,要求大家一起來重視並防範日常慢性病。基於蟻螻尚且惜生之義,我們認同相關行動,希望各方普遍提高注意,減少生命無謂的損失。
 
所謂日常方式(lifestyle)疾病,就是一般常見於生活中的慢性疾病,如心臟和血管病、癌、慢性呼吸器官病、糖尿病、肥胖症等。這些疾病由於普遍存在,除了個人,周遭親友等隨時可見,嚴重者固有症候,輕緩者尚能活動,若干患者甚至於與常人無異。因此甚易忽略保養,或雖已注意到了卻又為疏懶所誤,逐漸增長病情,終致於不可收拾。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或甚至稍深入一點的常識,前述日常疾病、甚至提起來令人害怕的癌症,大多數是可預防、可治癒的。只是目前這些病症,已經列為世界死亡疾病的榜首,生命誠可貴,因輕忽了疾病養護而喪失掉,豈能無憾。
 
從醫療專業、公共衛生等方面的立場,疾病並不可怕,除了少數目前還無有效藥物可治療至康復,如非典疫情、愛滋、禽流感。其他如前述若干日常疾病,果能使用「預防發生」、「早期發現」等方法,是可以將危害減到最低限度的。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這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財力都甚可觀,期望能把預防工作做好,使常人不致於罹患慢性病。或雖然得了慢性病,能以無可奈何的心情使症狀緩解,逐漸趨於康復,為社會減少成本的浪費,個人也得以避免無謂犧牲。
 
令人不安的是,醫界、世衛機構的一貫大聲疾呼預防疾病,卻殊少受到應有的重視,或雖注意到了卻又沒有足夠行動配合。日常疾病的加重、蔓延,主要原因來自於疏忽保健和粗心大意。譬如,不健康飲食、四肢不動、抽菸,向是從世衛組織以下各種衛生、醫藥界所提示,促成日常疾病的3大「元兇」。人類生活應悉心斟酌,最好不要飲食無度、多運動、不抽菸。但歷來說歸說、做歸做,要做不當選擇的人,總會找出一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原諒自己。到了發現日常病症纏身,再後悔已來不及了,這就是人類的重大弱點和矛盾處。
 
相信負「告知」責任的相關各方面,包括世衛和醫療機構、傳播媒體、家庭成員,時常會有無助的感覺。任如何真誠勸告,所獲得的回報多是輕忽、冷漠。反覆說明的次數多了,往往變成老生常譚,甚至會用行動表示反諷。更使人無奈的是,一旦知道自己因破壞保健規律而惡疾纏身,又將咎責歸諸於他人,充分顯露出人類的劣根性。不過,人類社會也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曾因疏忽罹疾而後現身說法,以個人際遇為大眾炯戒,也頗收到成效的。正面與負面,交織成複雜的社會現象,相激相盪,足讓人多有感慨。無論如何,我們都願時相奉告,希望大眾做理性的、適切的選擇,平安過好日子。
 
世衛組織西太分會韓國濟州5日之會結束時,會議召集人還是苦口婆心,呼籲「社會一體」,結合政府、民間企業、平民會社、社區等一切力量,全力預防日常病症滋長,避免虛耗社會資源,打擊個人健康。面對這般殷殷奉勸,無論是已為所謂日常症所纏繞、或還沒有罹患心血管病、癌、呼吸器官症、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人士和他們家人,就從此時起,重視保健規律,悉心愛護自己,才能脫出2015年倍增的死亡名單,過健康快樂的生活。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