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權展望 亞太唯二負向

2007-10-11 12:10: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10)日發表報告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達11%至11.5%,明年為10%至10.5%。標普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強勁,主要由內部消費及企業盈利增長帶動。但由於中國出口受到美國經濟減緩以及國際貿易政策限制的影響,預料明年出口難以維持增長,明年中國經濟增長會減緩。

標準普爾昨天舉行電話會議,針對全球經濟前景及其對亞洲主權評等的可能影響做說明,並出版年度的「亞洲主權報告卡」。

標普又預期,今年香港經濟增長5.5%至6%,明年經濟增長5%至5.5%。

標普又確定中國及香港主權評級不變。香港的主權評級是「AA」,展望評級「正面」;中國的主權級是「A」,展望評級「正面」。

標普對台灣的2008年主權評等展望維持在「負向」,台灣是亞太地區唯二拿到「負向」展望的,另一個是斐濟。

標準普爾表示,雖然目前全球處於不穩定,但亞太地區的主權展望是穩定;在亞太區受評的22個國家地區中,獲得「穩定」和「正向」展望者,分別是15及5個國家或地區。

標準普爾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懷斯(David Wyss)指出,美國房市趨緩對美國、甚至全球經濟成長的壓力已經浮現,但這部分的負面效應可望被亞太區的高成長抵銷。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歐克羅契柯(Elena Okorotchenko)表示,亞太地區和全球其他地區一樣,都感受到全球股市與信用市場的震盪所帶來的壓力,2008年美國和歐洲的成長預期疲弱,出口導向的亞洲國家經濟成長因而走弱、甚至出現衰退可能性高,其中又以台灣、馬來西亞和泰國為最。

標準普爾將台灣的主權評等展望維持在「負向」,長期外幣評等和本國貨幣評等則分別維持「AA-」和「A-1+」。標準普爾表示,台灣無效率的政策環境讓必要的改革持續延宕,加上過度分散的銀行體系出現不健康的競爭,降低了財務穩定度。

標準普爾指出,台灣接連有年底的立委選舉和明年的總統大選,恐怕升高兩岸政治對峙緊張氣氛,預期現行政策癱瘓情況短期內不會獲得改善,要見到由於政策改變所導致國內投資氣氛大幅好轉,或是完成結構性改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