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化學受肯定 德學者奪諾貝爾獎

2007-10-11 12:12:3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10日外電報導】德國科學家艾爾特榮獲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10日表示,艾爾特發明新的實驗方法以研究固體表面的化學反應,他在「表面化學領域的開拓性研究」,是了解臭氧層何以日益稀薄等問題的關鍵。

艾爾特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費里茨哈貝爾研究所」物理化學部主任,2004年成為名譽教授。艾爾特10日在德國柏林的辦公室得知獲獎,當天正好是他71歲生日,他表示,這絕對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頌辭中強調,艾爾特的研究為現代表面化學的發展奠定基礎,他的研究成果讓人更瞭解燃料電池如何運作、觸媒轉化器如何淨化汽車廢氣、鐵為何生鏽,也讓人更瞭解大氣平流層中微小冰晶表面的化學反應如何破壞臭氧層。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艾爾特的實驗思維卓然成家,展現「如何在這個艱深的研究領域取得確實可靠的成果」,他的發現能應用在學術研究與工業發展兩方面。

艾爾特研究以鐵當催化劑從空氣中抽出氮的化學過程,此程序可以用來製造人造肥料,對經濟發展貢獻甚大。他還研究一氧化碳在白金上的氧化過程,這種化學反應可以應用在淨化車輛廢氣的觸媒轉化器。

艾爾特也是把半導體產業研發出的新技術用於物質表面反應的先驅。他利用先進的高真空實驗器材研究金屬表面的原子、分子層的動態。

艾爾特是19年來第一個拿到化學獎的德國人。德國人上次獲得化學獎是在1988年,由三位學者合得。

艾爾特說,剛知道自己獲獎時,他根本說不出話來,他就趁著媒體記者紛紛來電之前的20分鐘,召集研究所裡所有同事一起舉杯慶祝。艾爾特說,諾貝爾獎榮譽是此生難再的生日禮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