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勢將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2007-10-11 12:23:0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從8月中開始,次級房貸風暴不只危及美國,還延至歐洲。在美國,樓宇斷供的數目日漸增加,次級房貸公司不斷倒閉,而倒閉的風潮,竟然牽累到最傳統的房貸公司,甚至最大型的房貸公司,又由於次級房貸風氣的普及化,房貸的比率居然高達100%;次級房貸產品的證券化,次級房貸運作的金融化,許多金融機構都牽涉到次級房貸的買賣,因此次級房貸問題,變成1場風暴,影響消費,禍及經濟,危害金融。首見是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注資金融機構,跟著德、法、英的中央銀行,不斷出手援救被拖累的銀行,英國及歐盟亦被迫停止加息,美國更有減息的必要。
 
到了最近,美國總統竟然親自出馬,宣告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為低收入人士提供貸款,或信貸保險,為債務重組提供協助,並整治不良的貸款活動,但遠水不能救近火,一切仍有待明年初國會的通過,而受惠的只有8萬業主,不能解決全部200萬宗的斷供個案,影響所及,美國第2季的經濟增長,雖號稱有4%,但主要由出口及投資帶動,實質上消費的增加,只有1.4%,因此,今年以至明年的經濟增長,會低於2%,歐洲的困局雖不至於如此嚴重,但預期的經濟增長,只會略高於2%。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的估計,未來5年經濟增長最快的是新興市場,其中拉丁美洲的增幅,會高達4%,差不多是歐美的1倍,而比拉丁美洲又高出1倍的是亞洲,平均高達8%,最高的是中國,有10%左右,其他的亦很少低過5%。那麼未來全球的資金,又會不會流向亞洲,當歐美捲起次級房貸風暴時,亞洲又會不會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首先是亞洲並沒有次級房貸的風氣。以中國為例,平均房屋貸款只占樓價的63%,更占整體經濟產值的10%,在經濟由華人主導的亞洲,儲蓄率全球最高,而美國的次級房貸活動並未延及亞洲的金融機構,至於中國工商銀行等所牽涉的美國業務,更極為有限。
 
其次是亞洲的樓市,並未出現過泡沫,印度可能是唯一的例外。根據渣打銀行最新的統計,台灣、香港、南韓、新加坡、泰國等地人民的置業能力,比起1997年中,還高出37%到58%。台灣的樓市近2年波動,升幅不大;香港的升幅只在2004及2005年,最近的升幅不到10%,且和1997年高峰期比較,仍低出45%;升幅較大的是新加坡與中國,中國在過去5年內升了30%,新加坡在過去1年內升不到15%,遠遠低於英美的升幅。
 
再其次是亞洲各國的股市,仍算是偏低,自2003年全球踏入牛市期,才升了1.1倍,拉丁美洲相對升了3.4倍。股市的市盈率,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值,只有17倍稍多,是物有所值,還有相當高的經濟增長來配合。至於經濟基調,由於外債減少,收支平衡,以泰國為例,外匯儲備高達700多億美元,比中國的人均儲備還要高,這是吸引外資的條件,避去國際炒家的衝擊。越南會是新興市場中的新興,經濟增長的速度可能超越中國;而台灣,預期到了明年,股市的市盈率會低至14倍,而盈利的增長,會高達28%;其中的TFT-LCD面板產業,更會高達1.2倍,這便是亞洲市場最值得吸引的地方,特別當歐美投資的風險日漸增加。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