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7大如何面對轉折 破解難題

2007-10-15 09:27:3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17大定於今天在北京召開,中共領導層對這次大會的定位,是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1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這一定位下,中共17大也就必須破解有關改革與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課題。而在當今的政經形勢之下,在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下,在特殊的權力互動模式下,中共17大的最大看點,是如何破系列政治難題,又如何解權力更迭之謎。

中共17大是破題解謎的大會,中共17大本身也充滿了道道難題,飄浮著串串謎語。
 
從整體框架上看,中共17大的召開,當局已經確定了會議的政治旗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議的政治指導,是鄧小平理論和3個代表思想;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等「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
 
這些政治術語既簡單又深奧,比較直白地描述,是這次會議繼續要舉鄧小平的旗幟,要保江澤民的政治地位,要確立「科學發展觀」這一胡錦濤理論。在此基礎上,完成人事換屆、方針確定、政策調整等一系列重要任務。
 
看完這個框架後,應當理解何為「關鍵時刻」。中共5年1度的代表大會,次次都有1個時段性的定位。這次定位只以「關鍵時刻」言之,較為籠統和抽象,是因為今天確實處在1個轉折的關頭,也正因轉折帶來不少謎語和難題。
 
所謂轉折,首先反映於人事議題。中共17大不是權力大交班之會,而有「承前啟後」之意,作為中共主要領導人胡錦濤留任,身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任1屆,都成普遍共識。這種人事格局,本來是有利人事調整,該去的去,該留的留。但在人事安排中,出現3大難題,1是前朝核心全力插手干預,2是以年齡劃線不能清晰了事,3是原本要打下接班人體系的設想被迫模糊。
 
於是,中共17大的最高層人事組圖,沒能較早敲定,以「全黨共識」的呼聲,在中共17大上順理成章,反而版本滿天飛,成為最大的政治謎語。
 
第2個轉折,先看政治指導方針轉折。在中共現行體制下,領導人想自創思想體系,既在歷史地位上留有濃墨,又以之為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胡錦濤已任1屆,有兩大理論成果,1是「科學發展觀」,1是「和諧社會」理論,並已由中共中央全會文件形式肯定,但必須要寫入大會的政治報告,透過修改載入中共黨章,才能有最高的政治指導地位。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年江澤民力創「3個代表」思想,民間冷冷淡淡,中央力保完成上大會、進黨章的手續,直到今天,仍有退休老幹部上書,要求把「3個代表」從黨章中取掉。今天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理論,在中共內部受到狙擊,以至現在只提前者,壓低後者,但民間反認為是順理成章。
 
在暗中角力下,和諧社會不大提,修改黨章議程直到最後一刻,才在胡錦濤堅持下由政治局通過。中共17大上,修改黨章順不順利,圍繞審議政治報告和修改黨章,各派政治勢力如何互動,對未來政治發展,當然要產生相當的政治影響。
 
以長遠眼光看,更值得重視的轉折,是在全球化、民主化的大勢下,中國向市場經濟、向公民社會的轉軌,已到了重要的關頭。於此,中共17大必須面對的,是在人事調整完成後,在指導方針確立後,如何全面鋪開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
 
正因這些轉折背景,中共17大面對的難題,是不能再像前30年那樣,改革開放靠「摸著石頭過河」;不能像過去18年那樣,靠經濟「一枝獨秀」;也不能再以發展優先為藉口,迴避公平、正義等概念下的民生議題。
 
如何面對這1轉折,又如何破解這1難題?胡錦濤似已話裡有話。他將在中共17大的政治報告中,大講解放思想,將之定為「1大法寶」,他也將大談改革開放,將之推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但願中共17大能再展思想解放英姿,再現改革開放雄風。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