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7大 胡理論確立「歸於一是」

2007-10-17 09:46:4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17大已在北京舉行,不論是胡錦濤首度在中共黨代會上作的政治報告,還是向大會提交的中共黨章修改草案,都顯示胡錦濤在中共17大兩大政治戰役,先勝了政治理論和政治地位確立一仗,只餘下人事班子重組一仗待最後強攻。於此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內容的「胡理論」,已事實上確立。如果稍後中共人事班子重組得遂其願,真正的胡錦濤時代,將就此展開。
   
作為長期1黨執政下的中共領導人,上任後就要創立具有代際特色的思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由之推展自己的施政理念,確定自己的政治地位。但鄧小平是蓋棺論定,江澤民是辭任時升台,胡錦濤可以說超越2人,直追毛澤東,經由這次中共17大,成為在任時即把確立自己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確立的領導人。
   
胡錦濤這次成功確立以科學發展觀為框架的「胡理論」,有多重背景。首先是中共自1978年以來實施的改革開放,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從僵化的計畫經濟,逐步走向改革開放,已轉型為市場經濟,並開始融入到全球化經濟體系中;中國的政治,從封閉和鬥爭,開始轉入到開放和緩和;中國的人民,由缺衣少食的農業社會,開始步入初步富裕的小康社會;中共本身,也已由「革命黨」,慢慢轉型為「執政黨」。於此,改革開放30年1個新階段即將結束,1個階段即將開始。
   
與之同時,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急速轉型、政治生態的發生丕變,一系列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開始浮現,新的發展要求就此提出。包括經濟成果共享的要求,調和社會矛盾的要求,維護公平正義的要求,政治民主化的訴求,強化對權力監督的要求等等。所謂「黃金發展期」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不僅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著能否保持持續繁榮,會否失速甚至墜入泥沼的危險,中共也面臨著如何維持其執政地位的重大課題。
   
內有政治訴求,外有大勢變化,胡錦濤在中共16大上取得中國最高領導人地位,很快以「理論創新」為名,展開中共黨的指導思想調整,高密度地提出以人為本、權為民用、統籌兼顧、和諧社會、科學發展等執政新理念,並以中共中央全會文件等形式,加以政治敲定。但把這些施政理念梳理匯聚,昇華成為中共黨的指導思想和國家的施政綱領,胡錦濤面臨著多方的挑戰,左派有意識形態回歸的強大壓力,右派有全面推展民主社會主義的明確要求,民間有加速擴大民主化的濃烈願望,還有代表各種利益集團的種種訴求,甚至前朝中人也提出了各種角度的責難。
   
在這種形勢下,胡錦濤使出兩招化解,1招是在左派、右派公開的論戰下,用毛澤東所提的「各去所偏,歸於一是」,吸納左中右各派的合用訴求,兩邊擺平,中間開花。另1招是集合各方智囊,開展1個「戰略工程」即「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以20多個子課題的研究,最終將其「科學發展觀」定型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助其推上政治高位。
   
當然,最重要的1招,還是胡錦濤接受智囊建議,舉起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面旗幟,他的政治報告首度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念,將自己的領政理念,確定為這個理論體系中的「最新成果」,最終形成政治報告的核心內容,成為中共領導層新的政治宣言,並透過修改中共黨章,將之定為中共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不戴帽子的「胡理論」,由之面世。
   
「胡理論」面世,但能否「深入貫徹落實」成功,能否由之開始真正的「胡時代」,會否走江澤民「3個代表重要思想」登上神台成為貢品之路,還要取決於這次中共17大最終的人事定板。於此,中共17屆中央委員會的選舉,中共17屆1中全會中央領導層的確定,將成為重要的「組織保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