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 今晚奔月

2007-10-24 09:15:2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將於今晚6點05分發射,對月球進行1年的探測工作。「嫦娥奔月」一旦成功,將使中國在世界太空研究競賽中,邁進一大步。
 
大陸「新聞晚報」報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昨晨六點開始添加主燃料,補充燃料則在發射前6小時添加。中國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裴照宇說,早在2月,各項準備工作就已全部完成。
 
嫦娥一號衛星的外形與東方紅三號衛星相似,為一個2.22公尺乘1.72公尺乘2.2公尺六面的立方體。衛星兩側各裝有一個大型展開式太陽電池翼,當兩側太陽翼完全展開後,最大跨度可以達到18公尺,由長征三號火箭推進太空。
 
衛星若成功發射後,將在地球軌道上經歷三次調相軌道變軌,計劃於10月31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奔向月球。在11月5日進入月球軌道後,經歷三次近月制動,進入127分鐘工作軌道。11月下旬衛星將傳回第一張月球圖像。此後,衛星將繼續工作1年時間,對月球進行科學探測。
 
不過,目前「嫦娥一號」仍存在著五大難點必須克服。裴照宇說,首先是大陸時區的覆蓋問題。全世界分為24個時區,大陸占五個時區,即使派出了「遠望號」探測船,仍有很多時區不能覆蓋,衛星進入這些時區後的遠程監測是一大困難。
 
其次,月球早晚溫差達攝氏300度,「嫦娥一號」能否適應,將是專家們研究的焦點。
 
第三,在衛星繞行月球的一年裡將會遇到兩次日食,在日食時段,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因無法接觸到陽光而停止工作,轉由蓄電池供電,蓄電池能否在極端溫差下順利輸出電能,目前仍是未知數。
 
第四,此次數據傳輸長度達到38萬公里,這麼遠的距離,數據能否順利傳輸也是難點。
 
第五,應用大陸新研製的技術去探測未知領域,這對大陸的空間技術是一大挑戰。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總工程師程靜表示,發射當天,專家和工作人員將分散在兩個地點。其中一處是離發射場5、60公尺的山洞裡;另一處是在發射場200多公尺外的一座半地下建築裡。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