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華社北京25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25日說,今年以來中國國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是中央及時出台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結果。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宏觀調控效果正在顯現。
李曉超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今年以來,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央及時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國民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16萬6,0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
李曉超說,今年以來宏觀調控政策有三個特點:一是綜合使用了貨幣、財政等各項政策;二是在調控的著力點上既調需求,也增加供給;三是通過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緩解了低收入群體因價格上漲對其生活的影響,又穩住了消費的增長。同時,通過取消下調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既有利於節能減排,又有利於控制貿易順差的過快增長。
李曉超說,正是由於加強和改善了宏觀調控,中國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比較好地利用了世界經濟較快發展帶來的機遇,保証了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消費、投資、外需三大需求也都在向宏觀調控目標的方向變化。
李曉超認為,評價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宏觀調控環境的變化。在一個經濟主體比較多、經濟結構比較複雜、經濟開放度比較大的環境中開展宏觀調控,政策發揮作用會有一個過程;二是宏觀調控手段的變化。當前宏觀調控主要以經濟手段為主,與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的最大不同點,就是有利於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但效果要逐漸顯現。
不僅中國是這樣,國外也是如此。比如,美國為防止經濟過熱,在歷經兩年多、連續17次上調央行基準利率後才收到一定效果。
李曉超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今年以來,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央及時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國民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16萬6,0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
李曉超說,今年以來宏觀調控政策有三個特點:一是綜合使用了貨幣、財政等各項政策;二是在調控的著力點上既調需求,也增加供給;三是通過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緩解了低收入群體因價格上漲對其生活的影響,又穩住了消費的增長。同時,通過取消下調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既有利於節能減排,又有利於控制貿易順差的過快增長。
李曉超說,正是由於加強和改善了宏觀調控,中國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比較好地利用了世界經濟較快發展帶來的機遇,保証了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消費、投資、外需三大需求也都在向宏觀調控目標的方向變化。
李曉超認為,評價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宏觀調控環境的變化。在一個經濟主體比較多、經濟結構比較複雜、經濟開放度比較大的環境中開展宏觀調控,政策發揮作用會有一個過程;二是宏觀調控手段的變化。當前宏觀調控主要以經濟手段為主,與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的最大不同點,就是有利於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但效果要逐漸顯現。
不僅中國是這樣,國外也是如此。比如,美國為防止經濟過熱,在歷經兩年多、連續17次上調央行基準利率後才收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