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月軌道設計匠心獨具

2007-10-26 09:51:1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華社西昌25日電】「嫦娥一號衛星的軌道設計體現了經濟性和可靠性的綜合考慮,是中國科學家獨具匠心的設計。」衛星副總設計師黃江川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如果直接將衛星從地面發射到地月轉移軌道,就需要比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能力大很多的火箭,發射成本將成倍提高。「我們首先將衛星發射到16小時的近地軌道,這是成本低廉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完全能夠勝任的。」黃江川說。
 
通過衛星自己的機動能力,實現飛向月球的目標,雖然增加了控制難度,但中國已經掌握了衛星的多次變軌技術,具有可行性。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學的數十名專家聯合攻關,完成了獨具匠心的奔月軌道設計。
 
「在軌道設計中,還充分考慮了發射窗口和奔月窗口的選擇。」黃江川介紹說,從地球軌道奔向月球的機會每月只出現一次,具有相對的唯一性。為了穩妥,我們將衛星發射提前3天進行,讓「嫦娥」在地球軌道上等待奔月時機,將每月一次的火箭發射窗口範圍,拓展到3天內每天都有機會。
 
據專家介紹,如果10月24日發射升空,衛星將在24小時繞地軌道運行3圈;如果25日發射,則運行兩圈;如果26日發射,就只能運行1圈。
 
「24小時軌道就相當於一個緩衝器,起到為應對各種緊急情況預留時間的作用,這是軌道設計中一大獨具匠心的創造,將大大提高工程的可靠性。」黃江川說。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