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紐約27日電】國際原油價格迭創新高,現每桶已破90美元,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油價升,過去4年漲了3倍,亞太地區各國估計要額外支付4,000億美元購原油,石油帳單愈來愈厚,打擊亞太經濟發展,尤其衝擊弱勢人口。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公布「克服油價高漲創痛:亞太地區的選擇」報告,指油價持續上揚強烈衝擊亞太國家貧困人口,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依賴進口石油較重國家構成重大壓力。
這份根據實地訪問中國、印度、印尼、寮國等國所作報告指出,2002年至2005年間,亞太國家家庭能源開支平均上升74%,其中炊用燃料開支漲171%,交通燃料花費升120%,用電開支揚67%,照明燃料開支漲55%。
許多亞太國家窮人因油價高漲而被迫使用有害健康、低效能的燃料,並被迫減少外出旅行,降低基本生活條件。
報告稱,依經濟實力與依賴進口石油程度,亞太區以馬爾地夫、柬埔寨、斯里蘭卡最易受全球油價波動影響,對油價高漲的抵抗力最弱。
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未受油價激升重大衝擊,主因為中、印經濟發展強勁、石油儲備充足、更依賴煤等能源。
開發署建議亞太國家建立新融資機制,協助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度過油價難關,並積極發展可替代能源。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公布「克服油價高漲創痛:亞太地區的選擇」報告,指油價持續上揚強烈衝擊亞太國家貧困人口,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依賴進口石油較重國家構成重大壓力。
這份根據實地訪問中國、印度、印尼、寮國等國所作報告指出,2002年至2005年間,亞太國家家庭能源開支平均上升74%,其中炊用燃料開支漲171%,交通燃料花費升120%,用電開支揚67%,照明燃料開支漲55%。
許多亞太國家窮人因油價高漲而被迫使用有害健康、低效能的燃料,並被迫減少外出旅行,降低基本生活條件。
報告稱,依經濟實力與依賴進口石油程度,亞太區以馬爾地夫、柬埔寨、斯里蘭卡最易受全球油價波動影響,對油價高漲的抵抗力最弱。
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未受油價激升重大衝擊,主因為中、印經濟發展強勁、石油儲備充足、更依賴煤等能源。
開發署建議亞太國家建立新融資機制,協助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度過油價難關,並積極發展可替代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