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華社巴黎27日電】在近日結束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大會上,中國以105票的最高票數當選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簡稱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
與會中國代表團表示,中國成功當選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提高的標誌,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在世界遺產保護領域所作重要貢獻的認可。
中國代表團介紹說,中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積極推動該公約在中國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遺產保護與管理,目前中國已有35處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外,中國還積極開展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活動,承辦了數次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的國際會議,每年向世界遺產基金捐款,並向非洲遺產基金一次性捐款100萬美元。
世界遺產委員會由21個委員國組成,本屆締約國大會改選了其中9個委員國。
與中國同時入選委員國的國家還包括了澳洲、埃及、巴林、巴西、奈及利亞、巴巴多斯、約旦和瑞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大會於24日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召開,25日結束,150多個公約締約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與會中國代表團表示,中國成功當選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提高的標誌,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在世界遺產保護領域所作重要貢獻的認可。
中國代表團介紹說,中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積極推動該公約在中國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遺產保護與管理,目前中國已有35處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外,中國還積極開展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活動,承辦了數次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的國際會議,每年向世界遺產基金捐款,並向非洲遺產基金一次性捐款100萬美元。
世界遺產委員會由21個委員國組成,本屆締約國大會改選了其中9個委員國。
與中國同時入選委員國的國家還包括了澳洲、埃及、巴林、巴西、奈及利亞、巴巴多斯、約旦和瑞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大會於24日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召開,25日結束,150多個公約締約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