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與倫斯斐不同,美國現任國防部長蓋茲行事低調扎實,善於斡旋,避免給人囂張的印象,以迂迴曲折的方式來達成美國的戰略利益,以及五角大廈的既定目標。同樣,與當年倫斯斐擔任國防部長後遲遲不走訪北京的姿態截然相反,蓋茲以相當快的速度,實現了上任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他不但與在明年將下台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曹剛川進行了深入的會談,也與17大後登上權力頂峰的中國國家主席、軍委主席胡錦濤進行了深入的會面交談,胡錦濤與蓋茲會談前還短暫會見媒體,顯示北京對蓋茲訪問的重視。毫無疑問,蓋茲的走訪,將進一步擴大兩國軍方的對話與合作關係。更為重要的是,雙方的互動,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總統大選的台灣,帶來了相當大的警訊。
首先,無論是曹剛川還是胡錦濤,在與蓋茲會談或者會見媒體時,都對台灣問題說了重話,向美國明確表示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這與胡錦濤在17大報告中柔性提出對台工作方針,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曹剛川甚至公然警告,如果台灣製造「台獨」的重大事變,北京將採取斷然措施,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言外之意,就是說即使短時間中斷或者遲緩經濟發展,也會對台動武。對此,蓋茲雖然重複美國反對兩岸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基本立場,但他的言談舉止表明,華盛頓充分理會北京的立場,並不僅僅將其視為是北京的表面恫嚇。
其次,蓋茲本來在與胡錦濤的會談中要提及伊朗問題,說服並尋求北京共同制裁德黑蘭核武計畫,但是,由於雙方話題集中在兩國軍方的關係和台灣問題,蓋茲竟然沒有時間去涉及這個預定的談話內容,不僅如此,蓋茲還公開透露這個細節。弦外之音顯然是要告訴外界,美國在進一步推動中美雙邊關係,尤其是軍方的關係時,確實如北京所願,將台灣問題放到最重要的議事日程之上。蓋茲還說,他向胡錦濤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任何台灣要獨立的舉措」,這就表明,在反對包括入聯公投等法理台獨的議題上,美國軍方已經同北京形成高度共識,並非是敷衍北京。
再次,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蓋茲走訪北京的同時,五角大廈網站出現了兩篇軍聞社記者的相關報導,公開聲稱「美國希望看到兩岸以和平方式統一」,引發全球的關注,揣測華盛頓是否修正了兩岸政策的主基調。當然,事後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特別發出澄清聲明,重申美國的一貫政策,那就是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承諾「兩岸人民都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不過,這樣的錯誤到底是「故意」造成的,還是有其他原因,則難以深究。事實上,美國的兩岸問題專家已經警告,陳水扁和民進黨在大選中操作台獨議題,確實可能導致美國的一中模糊政策的改變,五角大廈的記者「犯錯」,是否就是在暗示美國政策改變的「方向」。
還有,在蓋茲的訪問中,北京和華盛頓一致同意建立兩國國防部直通熱線,以便兩國軍方在第1時間內將有直接溝通管道,避免一些意外或者誤判的情況發生。這是相當重要的1個信號,因為這無疑就是堵住了一旦兩岸局勢高度緊張,台灣向美國「謊報軍情」,企圖把美國拉下水的可能性。因為軍事衝突,常常在一瞬間發生,如果沒有直接的軍方溝通管道,誤判導致中美雙方在兩岸問題上「擦槍走火」,也未嘗沒有可能。
當然,沒有人會否認,中國的崛起對美國絕對是挑戰和威脅,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美國對北京的圍堵防範是必然的。但是,蓋茲這次訪問北京,在行前先強調美國不認為中國增強國防力量是威脅,在行中把伊朗問題的重要性置於台灣問題之後,對中國在太空摧毀衛星的議題也輕描淡寫帶過,對曹剛川的強硬表態表示理解,這些跡象都顯示,蓋茲及美國都不希望陳水扁利用中美的矛盾對立在大選中操弄「台獨」,把中美逼上攤牌的死角。換句話說,陳水扁如果非要逆勢操作,那只能把台灣的國際空間壓逼到更狹窄的境地。
首先,無論是曹剛川還是胡錦濤,在與蓋茲會談或者會見媒體時,都對台灣問題說了重話,向美國明確表示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這與胡錦濤在17大報告中柔性提出對台工作方針,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曹剛川甚至公然警告,如果台灣製造「台獨」的重大事變,北京將採取斷然措施,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言外之意,就是說即使短時間中斷或者遲緩經濟發展,也會對台動武。對此,蓋茲雖然重複美國反對兩岸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基本立場,但他的言談舉止表明,華盛頓充分理會北京的立場,並不僅僅將其視為是北京的表面恫嚇。
其次,蓋茲本來在與胡錦濤的會談中要提及伊朗問題,說服並尋求北京共同制裁德黑蘭核武計畫,但是,由於雙方話題集中在兩國軍方的關係和台灣問題,蓋茲竟然沒有時間去涉及這個預定的談話內容,不僅如此,蓋茲還公開透露這個細節。弦外之音顯然是要告訴外界,美國在進一步推動中美雙邊關係,尤其是軍方的關係時,確實如北京所願,將台灣問題放到最重要的議事日程之上。蓋茲還說,他向胡錦濤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任何台灣要獨立的舉措」,這就表明,在反對包括入聯公投等法理台獨的議題上,美國軍方已經同北京形成高度共識,並非是敷衍北京。
再次,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蓋茲走訪北京的同時,五角大廈網站出現了兩篇軍聞社記者的相關報導,公開聲稱「美國希望看到兩岸以和平方式統一」,引發全球的關注,揣測華盛頓是否修正了兩岸政策的主基調。當然,事後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特別發出澄清聲明,重申美國的一貫政策,那就是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承諾「兩岸人民都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不過,這樣的錯誤到底是「故意」造成的,還是有其他原因,則難以深究。事實上,美國的兩岸問題專家已經警告,陳水扁和民進黨在大選中操作台獨議題,確實可能導致美國的一中模糊政策的改變,五角大廈的記者「犯錯」,是否就是在暗示美國政策改變的「方向」。
還有,在蓋茲的訪問中,北京和華盛頓一致同意建立兩國國防部直通熱線,以便兩國軍方在第1時間內將有直接溝通管道,避免一些意外或者誤判的情況發生。這是相當重要的1個信號,因為這無疑就是堵住了一旦兩岸局勢高度緊張,台灣向美國「謊報軍情」,企圖把美國拉下水的可能性。因為軍事衝突,常常在一瞬間發生,如果沒有直接的軍方溝通管道,誤判導致中美雙方在兩岸問題上「擦槍走火」,也未嘗沒有可能。
當然,沒有人會否認,中國的崛起對美國絕對是挑戰和威脅,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美國對北京的圍堵防範是必然的。但是,蓋茲這次訪問北京,在行前先強調美國不認為中國增強國防力量是威脅,在行中把伊朗問題的重要性置於台灣問題之後,對中國在太空摧毀衛星的議題也輕描淡寫帶過,對曹剛川的強硬表態表示理解,這些跡象都顯示,蓋茲及美國都不希望陳水扁利用中美的矛盾對立在大選中操弄「台獨」,把中美逼上攤牌的死角。換句話說,陳水扁如果非要逆勢操作,那只能把台灣的國際空間壓逼到更狹窄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