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該如何肆應巴基斯坦的亂局

2007-11-09 11:24:4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巴基斯坦從陸軍總司令穆沙拉夫利用軍權自前總統沙里夫奪得政權後,一直處於強人軍事統治狀態。而這些年以來,雖有凱達恐怖組織頭子賓拉丹率眾盤據在境內西北部山區中,但在美國對巴全力援助之下,也算得能維持相對安定的局面。
 
很可能是這種「久安」的局面,使穆沙拉夫打錯了算盤,在周圍眾多反對黨的包圍、攻擊之下,穆沙拉夫想有條件地恢復民主,對流亡在國外的政敵碧娜芝‧布托下特赦令,並招納她回國合組政治同盟,出任總理;在政治方面壯大自己一方的聲勢。穆沙拉夫則競選總統連任,並已於各省議會進行總統選舉投票,結果他囊括了99%的票數。但在競選連任之前,穆沙拉夫沒有辭去軍職,此點被反對派抓住了痛腳,告到最高法院,指責選舉違憲無效。而裁判此一官司輸贏的關鍵人物大法官丘德里,卻正是極力反對穆沙拉夫的反對派人物。
 
正當大家在等待最高法院作出何種裁判的時刻,穆沙拉夫已算定過不了關,乃於本月3日採取先發制人行動,以伊斯蘭激進分子日趨猖狂為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凍結憲法,罷黜最高法院法官丘德里,將獨立電視台斷訊;4日更下令軍警拘捕近500名反對黨領袖及異議人士。
 
巴國原訂明年元月舉行國會大選,巴國總理阿濟茲說,大選可能延後1年。穆沙拉夫表示,伊斯蘭激進分子企圖挾持政府,散播過時觀念,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司法部門的干預更使政府陷入癱瘓。他說:「我無法坐視我們的國家走向自我滅亡的絕境。我們必須恢復司法、立法、行政部門之間的和諧,這是我們對付恐怖主義的良策。」
 
穆沙拉夫已於1999年發動1次奪權政變,當時因總統沙里夫要撤去他領導陸軍的職銜,他獲訊前先下手為強,後自任總統。所以巴媒體指出,這是穆沙拉夫的「2度政變」。事實上,他若準確估計情勢,是用不著多此一舉,再「政變」1次,引起天下議論紛紛,局勢也為之動盪不安。
 
受穆沙拉夫賞識招納回國準備結成同盟出任總理的碧娜芝‧布托說,這是巴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我認為獨裁政權是問題的癥結,不是解藥,激進分子與獨裁政權朋比為奸。白宮則表示,這項最新發展「令人失望」。五角大廈則說,緊急狀態不影響美國與巴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關係。五角大廈此語正中鼓心,今天美國不能沒有由穆沙拉夫控制的巴基斯坦。如果巴基斯坦沒有穆沙拉夫,天下大亂,不但盤據在巴境西北山區的賓拉丹可能興風作浪,以美國為首仍駐在阿富汗的2萬6000名聯軍,也將失去保護,所以美國不敢讓穆沙拉夫垮台,以免巴國陷入混亂,危及鄰近的阿富汗。因此美國只能以言語譴責,靜觀其變。
 
3日遭穆沙拉夫罷黜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丘德里呼籲人民起義,恢復憲法,並呼籲律師「走遍大街小巷,奔走相告,犧牲的時候到了。」許多律師想闖進法院示威,3天來已有25%的律師被捕,或被軟禁在家。巴國司法體系已停擺。
 
世界各國紛紛對巴國提出譴責,荷蘭首先宣布對巴斷絕一切援助。美國說得輕些,美國國務卿賴斯說,鑒於穆沙拉夫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將重新考慮對巴基斯坦的援助。
 
雖然,民主是不能有「雙重標準」的。但美國應該還記得,前總統卡特時期,為了信守民主原則,讓柯麥尼回伊朗,勸阻伊朗國王巴勒維發動軍事政變,流亡出國,結果柯麥尼一回來,美使館人員被囚在使館內經年才獲釋,伊朗至今把美國視為敵人。
 
巴基斯坦目前最重要的是安定,沒有安定,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有了安定,再求民主不遲。如果現在把穆沙拉夫除去,如當年中情局之除去越南的吳廷炎,除去高棉的龍諾,其結果如何,歷史的斑斑血痕殷然,應該還能刺激美國當政者的神經!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