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新社北京9日電】目前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已基本形成。國家發改委周五在其官方網站及人民網、新華網、新浪、搜狐等網站上予以公布問卷調查,開展民意調查。
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主要內容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至1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按照進入「問計」階段的調整方案:元旦放假一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在基本形成的調整方案中,中國還將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中國官方認為,此次國家法定節假日制度調整方案的擬訂體現了以下原則: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數要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二是法定節假日安排要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三是節假日制度安排要盡量減少對經濟社會運行影響和衝擊;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體現社會公平,讓全體公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五是法定節假日調整和帶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慮到國民旅遊需求。
1999年,針對當時國內有效需求增長乏力的狀況,國務院對原有的法定節假日安排進行了調整,形成了春節、「五一」、「十一」3個連休7天的長假。不過,由於節假日安排過於集中,引發了問題重重;而目前中國的法定節假日中,只有春節一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特色仍顯缺乏;此外,目前中國尚未全面建立帶薪休假制度,上述種種,最終促成了此次國家法定節假日方案的調整。
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主要內容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至1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按照進入「問計」階段的調整方案:元旦放假一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在基本形成的調整方案中,中國還將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中國官方認為,此次國家法定節假日制度調整方案的擬訂體現了以下原則: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數要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二是法定節假日安排要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三是節假日制度安排要盡量減少對經濟社會運行影響和衝擊;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體現社會公平,讓全體公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五是法定節假日調整和帶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慮到國民旅遊需求。
1999年,針對當時國內有效需求增長乏力的狀況,國務院對原有的法定節假日安排進行了調整,形成了春節、「五一」、「十一」3個連休7天的長假。不過,由於節假日安排過於集中,引發了問題重重;而目前中國的法定節假日中,只有春節一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特色仍顯缺乏;此外,目前中國尚未全面建立帶薪休假制度,上述種種,最終促成了此次國家法定節假日方案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