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喬治亞總統薩哈希維利為鎮壓連續6天的反政府抗議,7日晚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15天,警方隨即關閉反對派媒體,部隊並封鎖首都提弗利司市中心街道。喬治亞人4年前為爭取民主而展開玫瑰革命,如今革命成功者也被人革命,於是採取鎮壓手段,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宣布玫瑰革命的破產了!
反對黨領袖說,他們將中止示威,以避免更多人受傷。當局7日出動配備警棍、橡膠子彈及催淚瓦斯的鎮暴警察鎮壓示威者,至少550名示威者受傷送醫。
喬治亞在2003年發生玫瑰革命,薩哈希維利在民意支持下登上總統寶座。薩哈希維利強烈親美,為使喬治亞脫離俄羅斯勢力範圍,轉而加入北約組織和歐洲聯盟,多次與俄國總統普亭衝突。
這個喬治亞,又稱格魯吉亞,就是位於高加索地區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1,蘇聯大獨裁者史達林就是出生在這裡的喬治亞人。高加索地區由於戰略地位重要,美國已投入大筆資金支持薩哈希維利,而他在消除政府貪腐和吸引外資方面頗有成績,但很多喬治亞人抱怨日常生活未見改善。反對黨批評他實施威權統治,不容忍異議、侵害人權並且無力處理人民的貧窮和失業問題。
這是許多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遭遇的問題,他們進行顏色革命,如烏克蘭之發動橙色革命,希望藉群眾力量改變政治,改善民生,經濟政治和民生都不是說變就能變的,變得不好,或變得不及時,革命又起。喬治亞的情況,正是這樣。
照前蘇聯這些共和國的情形看來,由於群眾在蘇聯多年的管制下求變,一旦有人登高一呼,發動革命,改變政治體制,一定一呼百應,很容易就變了。但政治的變容易,民生的變卻非常困難。就拿喬治亞這個地方來講,當年鼎鼎大名的史達林在這裡出生,還由他領導過整個蘇維埃聯邦,成功進行了軍事工業化,雖然,農業機械化功敗垂成,但在他的領導下蘇聯贏了史達林格勒(現已改回為伏爾加格勒原名)戰爭,將納粹德國徹底打敗,還使蘇聯成為核子大國,但始終沒有能夠把民生搞好,最後蘇聯以解體告終。
所以說到推動「民主」,其目標主要還是在於推動「民生」,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空言民主是一句好聽的話而已。
民主當然是以自由、公平、正義等為鵠的,但經濟上做不到,人民空有民主之名,而得不到民生的益處,仍然是不會感到滿足的。
今天前蘇聯這些加盟共和國的主要問題,就是民生困難。當年史達林在世,拼命搞大工業生產,使蘇聯在短短時間內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主要是發展軍事工業,終使蘇聯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有大批軍火打勝德國,戰後又能發展核子武器,與美國進行核武競賽,但在輕工業方面毫無發展,人民日常需要的輕工業產品奇缺,直接影響人們在生活上的不便,不滿情緒隨之而生。
玫瑰革命的得益者薩哈希維利如今正像「豬八戒照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美國感到頭痛的是,必須決定是要繼續支持這個日益不孚民望的統治者,還是袖手看著1個重要盟友在關鍵時刻陷入混亂。北約批評喬治亞實施緊急法令的做法「不符歐洲—大西洋的價值觀」。俄國說,喬治亞的鎮壓示威,「明確顯示喬治亞式民主是什麼」。
和喬治亞一樣,今天所有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問題是,民主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但經濟改革開放已急如星火,人民充分的渴求,希望改善民生,提高國民平均收入,躋身經濟強國之林。所以,不管是親俄還是親美,都以達到此一訴求為目標。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快速發展,也令這些前蘇聯加盟國為之垂涎三尺,由於與中國貿易及生產合作關係日趨緊密,說不定有一天,這些國家除親美、親俄之外,還會冒出1個親中的選擇呢!
反對黨領袖說,他們將中止示威,以避免更多人受傷。當局7日出動配備警棍、橡膠子彈及催淚瓦斯的鎮暴警察鎮壓示威者,至少550名示威者受傷送醫。
喬治亞在2003年發生玫瑰革命,薩哈希維利在民意支持下登上總統寶座。薩哈希維利強烈親美,為使喬治亞脫離俄羅斯勢力範圍,轉而加入北約組織和歐洲聯盟,多次與俄國總統普亭衝突。
這個喬治亞,又稱格魯吉亞,就是位於高加索地區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1,蘇聯大獨裁者史達林就是出生在這裡的喬治亞人。高加索地區由於戰略地位重要,美國已投入大筆資金支持薩哈希維利,而他在消除政府貪腐和吸引外資方面頗有成績,但很多喬治亞人抱怨日常生活未見改善。反對黨批評他實施威權統治,不容忍異議、侵害人權並且無力處理人民的貧窮和失業問題。
這是許多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遭遇的問題,他們進行顏色革命,如烏克蘭之發動橙色革命,希望藉群眾力量改變政治,改善民生,經濟政治和民生都不是說變就能變的,變得不好,或變得不及時,革命又起。喬治亞的情況,正是這樣。
照前蘇聯這些共和國的情形看來,由於群眾在蘇聯多年的管制下求變,一旦有人登高一呼,發動革命,改變政治體制,一定一呼百應,很容易就變了。但政治的變容易,民生的變卻非常困難。就拿喬治亞這個地方來講,當年鼎鼎大名的史達林在這裡出生,還由他領導過整個蘇維埃聯邦,成功進行了軍事工業化,雖然,農業機械化功敗垂成,但在他的領導下蘇聯贏了史達林格勒(現已改回為伏爾加格勒原名)戰爭,將納粹德國徹底打敗,還使蘇聯成為核子大國,但始終沒有能夠把民生搞好,最後蘇聯以解體告終。
所以說到推動「民主」,其目標主要還是在於推動「民生」,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空言民主是一句好聽的話而已。
民主當然是以自由、公平、正義等為鵠的,但經濟上做不到,人民空有民主之名,而得不到民生的益處,仍然是不會感到滿足的。
今天前蘇聯這些加盟共和國的主要問題,就是民生困難。當年史達林在世,拼命搞大工業生產,使蘇聯在短短時間內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主要是發展軍事工業,終使蘇聯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有大批軍火打勝德國,戰後又能發展核子武器,與美國進行核武競賽,但在輕工業方面毫無發展,人民日常需要的輕工業產品奇缺,直接影響人們在生活上的不便,不滿情緒隨之而生。
玫瑰革命的得益者薩哈希維利如今正像「豬八戒照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美國感到頭痛的是,必須決定是要繼續支持這個日益不孚民望的統治者,還是袖手看著1個重要盟友在關鍵時刻陷入混亂。北約批評喬治亞實施緊急法令的做法「不符歐洲—大西洋的價值觀」。俄國說,喬治亞的鎮壓示威,「明確顯示喬治亞式民主是什麼」。
和喬治亞一樣,今天所有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問題是,民主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但經濟改革開放已急如星火,人民充分的渴求,希望改善民生,提高國民平均收入,躋身經濟強國之林。所以,不管是親俄還是親美,都以達到此一訴求為目標。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快速發展,也令這些前蘇聯加盟國為之垂涎三尺,由於與中國貿易及生產合作關係日趨緊密,說不定有一天,這些國家除親美、親俄之外,還會冒出1個親中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