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巴基斯坦目前的局勢,唯有1個「亂」字可以概括。而這亂局之來,一半是由於宗教極端分子盤據境內,作亂不息;一半是因總統穆沙拉夫政變之後,當了幾年軍事政府總統,覺得不好意思,想恢復民主政治的運作,使國家重新進入正軌。但結果是事與願違,一切事效都與他的初衷背道而馳,以致如今亂成一團,無法收拾。
巴總統穆沙拉夫在這次政局改革之前,先宣布特赦流亡在國外的前總理、人民黨領袖碧娜芝.布托,免去其貪腐罪,並邀請她回國,意欲她出任總理,人民黨並與執政黨結成政治聯盟,增強合力抵抗宗教極端主義的力量,以安定巴基斯坦動盪的局勢。但想不到布托並未領受穆沙拉夫這分下特赦令使她得以回國的恩情,回來沒幾天便領導其黨徒上街遊行,反對穆沙拉夫,並宣布她絕不會擔任穆沙拉夫政府的總理,不與穆沙拉夫「同流合污」。
碧娜芝‧布托可說是個如假包換的「惹火女郎」,剛抵國門的第1天,反對黨或宗教激進派就有5、6組人肉炸彈在伺候著她,必欲取其生命而後快,結果其中2組成功引爆了,當場炸死140人,布托本人命大,毫髮無損。
逃過了炸彈的厄運,碧娜芝毫無畏懼,她領導一群徒眾,要去會見被軟禁在家裡的大法官丘德里。軍警一路設路障,一面阻擋其前進路程,一面保護其安全,因為宗教極端主義也有好幾組人肉炸彈,混在人群中,企圖伺機炸死布托。
布托在記者會上宣布,她反對穆沙拉夫的獨裁政治,也不相信穆沙拉夫所宣布的明年2月之前進行國會選舉。她呼籲宣布解除緊急法令,恢復大法官職位,穆沙拉夫要競選總統,須先辭去軍職。總之,穆沙拉夫找碧娜芝回來,以為找到1位幫手,原來是更加難搞的對手。
這麼一來,整個巴國社會分裂成好幾派:除了穆沙拉夫領導的執政黨一派,自然還有在野的反對黨一派,又有時時伺機作亂的宗教極端主義一派,此外還有盤據在山區的凱達恐怖組織及阿富汗神學士武裝,如今又加上了碧娜芝‧布托所領導的人民黨,這股勢力因布托回國而活躍起來,各派都會爭取她,因為有她的加入,將會壯大自己。
巴基斯坦現在面臨的問題,不只是穆沙拉夫本人去留的問題,也是巴基斯坦民主制度成敗的問題,甚至是美國非常棘手、難以處理的問題。癥結在於巴基斯坦若沒有了穆沙拉夫,軍隊沒有了傳統上軍人信賴的首腦,陷入「群龍無首」之局,軍隊必將分裂,形成互爭地盤、軍閥混戰的局面,巴基斯坦從此天下亂矣!這樣一來,不但選舉無法公平進行,宗教極端分子勢必乘機而起,巴基斯坦可能變成第2個伊朗,或第2個阿富汗。
民主雖好,但有的時候,民主也是壞了大事的肇源。就以巴目前局勢來說,若使用民主法規,因穆沙拉夫獲選總統而未辭軍職將其總統職罷黜,最後的得益者必然是宗教極端分子與其背後的恐怖主義武裝,他們將顛覆巴基斯坦政府,穆沙拉夫和碧娜芝.布托只有被抓去殺頭或坐牢。
美國這些年依靠了穆沙拉夫,才能對付阿富汗境內的「神學士」,甚至,能通過在巴基地造成對伊朗的威脅,並縮短了與伊拉克的距離,如果失去了巴基斯坦,美將失去這一切軍事上的優勢。美國更須特別關注的是巴基斯坦的核彈,一朝巴國有變,局勢混亂,不受控制,巴核子彈萬一落入恐怖組織之手,其災害是全球性的,不只是巴國而已。
所以,唯一使巴基斯坦恢復安定的辦法,還需要保護穆沙拉夫,依照他的原定計畫,小心謹慎進行從軍事統治向民主制社會的過渡,不能操之過急。穆沙拉夫既已在各省省議會投票選舉總統中獲得99%的選票,雖然未辭軍職,但已曾在議會作出決議,容許他帶軍職參與總統競選,現在他當選了,就應讓他連任下去。布托沒有穆沙拉夫的特赦,也回不了國,更當不上總理。為了這點善意,也為了國家安定,兩人在此非常時期內應該合作,先維護國家前途的安全,至於不夠民主理想的問題,慢慢再進行改善不遲。
巴總統穆沙拉夫在這次政局改革之前,先宣布特赦流亡在國外的前總理、人民黨領袖碧娜芝.布托,免去其貪腐罪,並邀請她回國,意欲她出任總理,人民黨並與執政黨結成政治聯盟,增強合力抵抗宗教極端主義的力量,以安定巴基斯坦動盪的局勢。但想不到布托並未領受穆沙拉夫這分下特赦令使她得以回國的恩情,回來沒幾天便領導其黨徒上街遊行,反對穆沙拉夫,並宣布她絕不會擔任穆沙拉夫政府的總理,不與穆沙拉夫「同流合污」。
碧娜芝‧布托可說是個如假包換的「惹火女郎」,剛抵國門的第1天,反對黨或宗教激進派就有5、6組人肉炸彈在伺候著她,必欲取其生命而後快,結果其中2組成功引爆了,當場炸死140人,布托本人命大,毫髮無損。
逃過了炸彈的厄運,碧娜芝毫無畏懼,她領導一群徒眾,要去會見被軟禁在家裡的大法官丘德里。軍警一路設路障,一面阻擋其前進路程,一面保護其安全,因為宗教極端主義也有好幾組人肉炸彈,混在人群中,企圖伺機炸死布托。
布托在記者會上宣布,她反對穆沙拉夫的獨裁政治,也不相信穆沙拉夫所宣布的明年2月之前進行國會選舉。她呼籲宣布解除緊急法令,恢復大法官職位,穆沙拉夫要競選總統,須先辭去軍職。總之,穆沙拉夫找碧娜芝回來,以為找到1位幫手,原來是更加難搞的對手。
這麼一來,整個巴國社會分裂成好幾派:除了穆沙拉夫領導的執政黨一派,自然還有在野的反對黨一派,又有時時伺機作亂的宗教極端主義一派,此外還有盤據在山區的凱達恐怖組織及阿富汗神學士武裝,如今又加上了碧娜芝‧布托所領導的人民黨,這股勢力因布托回國而活躍起來,各派都會爭取她,因為有她的加入,將會壯大自己。
巴基斯坦現在面臨的問題,不只是穆沙拉夫本人去留的問題,也是巴基斯坦民主制度成敗的問題,甚至是美國非常棘手、難以處理的問題。癥結在於巴基斯坦若沒有了穆沙拉夫,軍隊沒有了傳統上軍人信賴的首腦,陷入「群龍無首」之局,軍隊必將分裂,形成互爭地盤、軍閥混戰的局面,巴基斯坦從此天下亂矣!這樣一來,不但選舉無法公平進行,宗教極端分子勢必乘機而起,巴基斯坦可能變成第2個伊朗,或第2個阿富汗。
民主雖好,但有的時候,民主也是壞了大事的肇源。就以巴目前局勢來說,若使用民主法規,因穆沙拉夫獲選總統而未辭軍職將其總統職罷黜,最後的得益者必然是宗教極端分子與其背後的恐怖主義武裝,他們將顛覆巴基斯坦政府,穆沙拉夫和碧娜芝.布托只有被抓去殺頭或坐牢。
美國這些年依靠了穆沙拉夫,才能對付阿富汗境內的「神學士」,甚至,能通過在巴基地造成對伊朗的威脅,並縮短了與伊拉克的距離,如果失去了巴基斯坦,美將失去這一切軍事上的優勢。美國更須特別關注的是巴基斯坦的核彈,一朝巴國有變,局勢混亂,不受控制,巴核子彈萬一落入恐怖組織之手,其災害是全球性的,不只是巴國而已。
所以,唯一使巴基斯坦恢復安定的辦法,還需要保護穆沙拉夫,依照他的原定計畫,小心謹慎進行從軍事統治向民主制社會的過渡,不能操之過急。穆沙拉夫既已在各省省議會投票選舉總統中獲得99%的選票,雖然未辭軍職,但已曾在議會作出決議,容許他帶軍職參與總統競選,現在他當選了,就應讓他連任下去。布托沒有穆沙拉夫的特赦,也回不了國,更當不上總理。為了這點善意,也為了國家安定,兩人在此非常時期內應該合作,先維護國家前途的安全,至於不夠民主理想的問題,慢慢再進行改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