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紐約21日電】日本和美國研究團隊分別宣布幹細胞研究的空前突破,利用「基因直接重組」技術,成功的把皮膚細胞轉變成人工幹細胞。其中日本團隊是用老鼠細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團隊則用難度較高的人類細胞,讓率領美團隊的華人女科學家俞君英一夕暴紅。
俞君英表示,這項研究目前能直接運用的,是提供藥廠做與遺傳相關試驗,如果成功,不但可以更有效對抗疾病,還可降低健康保健費用,但還有更多的研究仍待努力。
來自大陸浙江的俞君英,1997年自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2003年取得賓州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後開始在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參加研究。她所加入的實驗室由湯姆森主持,湯姆森在1998年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分離出幹細胞的科學家,被學界譽為「幹細胞始祖」。
俞君英說,她從2005年開始在湯姆森指導下展開這方面研究。俞君英團隊的論文在上月9日送出,「科學」期刊本月14日就決定發表,可說是受到少有的重視。俞君英掛名第一作者,湯姆森教授為主要研究人員。
另一個競爭對手來自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的團隊,在上月9日送出論文到另一著名期刊「細胞」,也馬上被接受,19日決定在網上發表。美日兩個幹細胞研究團隊,相互競爭,卻在不同的重要國際學刊同時發表,在科學界也是少見的事。
俞君英表示,他們開始研究時,並不知道有競爭對手在日本,兩組人先後發表初步研究結果後,才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她表示他們是利用人體細胞,日本團隊是利用老鼠細胞,人類細胞的培養周期較長,取得較難。
她們實驗所做的是利用病毒將四個基因運入人體皮膚細胞內,這些特定基因已知能啟動和關閉其他基因,但到底如何產生出類似胚胎幹細胞性能的細胞,其中機制依然成謎。美日兩個團隊都是使用四個基因進行「基因重組」,產生完全具有幹細胞功能的細胞。但其中兩個基因,美日兩隊有所不同。
「基因重組」簡單而言是使成熟細胞回復到類似胚胎細胞,類以「時光倒流」的返老還童。但科學家還不能進一步解釋為何「分子時鐘」會倒轉。
一般幹細胞研究的主要功用在研究胚胎發生過程、器官移植和遺傳相關疾病藥物篩選上。俞君英團隊達成的這項突破也代表巨大商機。她表示,她們團隊所採用的「基因重新組合」技術,不必再使用過去的胚胎幹細胞複製方式,而能夠大量複製細胞,對研發與遺傳相關疾病的藥物篩選上非常有用。她表示,校方有關單位正在為替這項新研究成果申請專利。
俞君英表示,這項研究目前能直接運用的,是提供藥廠做與遺傳相關試驗,如果成功,不但可以更有效對抗疾病,還可降低健康保健費用,但還有更多的研究仍待努力。
來自大陸浙江的俞君英,1997年自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2003年取得賓州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後開始在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參加研究。她所加入的實驗室由湯姆森主持,湯姆森在1998年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分離出幹細胞的科學家,被學界譽為「幹細胞始祖」。
俞君英說,她從2005年開始在湯姆森指導下展開這方面研究。俞君英團隊的論文在上月9日送出,「科學」期刊本月14日就決定發表,可說是受到少有的重視。俞君英掛名第一作者,湯姆森教授為主要研究人員。
另一個競爭對手來自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的團隊,在上月9日送出論文到另一著名期刊「細胞」,也馬上被接受,19日決定在網上發表。美日兩個幹細胞研究團隊,相互競爭,卻在不同的重要國際學刊同時發表,在科學界也是少見的事。
俞君英表示,他們開始研究時,並不知道有競爭對手在日本,兩組人先後發表初步研究結果後,才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她表示他們是利用人體細胞,日本團隊是利用老鼠細胞,人類細胞的培養周期較長,取得較難。
她們實驗所做的是利用病毒將四個基因運入人體皮膚細胞內,這些特定基因已知能啟動和關閉其他基因,但到底如何產生出類似胚胎幹細胞性能的細胞,其中機制依然成謎。美日兩個團隊都是使用四個基因進行「基因重組」,產生完全具有幹細胞功能的細胞。但其中兩個基因,美日兩隊有所不同。
「基因重組」簡單而言是使成熟細胞回復到類似胚胎細胞,類以「時光倒流」的返老還童。但科學家還不能進一步解釋為何「分子時鐘」會倒轉。
一般幹細胞研究的主要功用在研究胚胎發生過程、器官移植和遺傳相關疾病藥物篩選上。俞君英團隊達成的這項突破也代表巨大商機。她表示,她們團隊所採用的「基因重新組合」技術,不必再使用過去的胚胎幹細胞複製方式,而能夠大量複製細胞,對研發與遺傳相關疾病的藥物篩選上非常有用。她表示,校方有關單位正在為替這項新研究成果申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