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與台灣的進出口貿易,近年來呈持續增長態勢。泰國對台灣的出口貿易,在2004-2005年分別增長1.04%和4.35%,2006年則大幅成長23.67%,成為泰國的第9大出口市場。泰國從台灣的進口貿易則呈下降態勢,2004-2006年的進口貿易增長率,依次自24.06%放緩至13.61%和13.22%。
今年首9個月,泰國與台灣的進出口貿易額6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4.1億美元,攀升6.93%。不過,泰國對台灣的出口卻出現放緩,外銷值為25.56億美元,年比略微下滑0.8%。去年同期的出口額及增長率,分別為25.58億美元和26.24%,導致台灣在泰國出口市場中的排名,從第9位降至第12位。
出口明顯放緩的產品,包括電腦及零部件、機械、鍋爐、電器、化工品和有機化工品,主要是遭到中國產品的激烈競爭。泰銖升值也是導致原因之一,導致台灣進口商覺得泰國產品價格偏高,進而減少進口。分析某些泰國產品,尤其是電腦及零部件,對台灣和中國的出口結構變化後可推測,導致泰國對台灣的出口放緩的部分原因,有可能是台灣廠商將其生產基地遷移到中國,導致泰國產品對中國的出口有所增加,但對台灣的外銷卻呈降態勢。
對於以上問題,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是一種警示,政府應加緊做好準備,應對越來越嚴峻的出口挑戰,包括泰銖幣值的起伏、通貨膨脹率上升導致生產成本趨向上漲、來自國外尤其是中國的激烈競爭。官方應重視上述因素的影響,追蹤並解決出現的問題,例如支援工業向全方位生產製造業發展、金援研發以抬高競爭潛能。此外,還應該調整阻礙出口的稅收結構,使泰國工業能長期穩步發展。
今年首9個月,泰國與台灣的進出口貿易額6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4.1億美元,攀升6.93%。不過,泰國對台灣的出口卻出現放緩,外銷值為25.56億美元,年比略微下滑0.8%。去年同期的出口額及增長率,分別為25.58億美元和26.24%,導致台灣在泰國出口市場中的排名,從第9位降至第12位。
出口明顯放緩的產品,包括電腦及零部件、機械、鍋爐、電器、化工品和有機化工品,主要是遭到中國產品的激烈競爭。泰銖升值也是導致原因之一,導致台灣進口商覺得泰國產品價格偏高,進而減少進口。分析某些泰國產品,尤其是電腦及零部件,對台灣和中國的出口結構變化後可推測,導致泰國對台灣的出口放緩的部分原因,有可能是台灣廠商將其生產基地遷移到中國,導致泰國產品對中國的出口有所增加,但對台灣的外銷卻呈降態勢。
對於以上問題,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是一種警示,政府應加緊做好準備,應對越來越嚴峻的出口挑戰,包括泰銖幣值的起伏、通貨膨脹率上升導致生產成本趨向上漲、來自國外尤其是中國的激烈競爭。官方應重視上述因素的影響,追蹤並解決出現的問題,例如支援工業向全方位生產製造業發展、金援研發以抬高競爭潛能。此外,還應該調整阻礙出口的稅收結構,使泰國工業能長期穩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