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索伏歷史餘燼仍有死灰復燃可能

2007-12-03 12:55:0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曾經兵連禍結、殺戮凶狠的柯索伏,在國際強施壓力,並把禍首定罪為戰爭罪犯之後,終達成停火,由歐洲聯盟、美國、俄羅斯主導談判;但由於塞爾維亞當局和這個塞爾維亞自治省柯索伏前途談判,雙方立場南轅北轍,一直無法產生成果。
 
歐盟的談判代表、德國外交官伊辛格在經過3天密集的談判後,28日在維也納近郊的巴登宣布,塞爾維亞和柯索伏雙方仍無法就柯索伏未來地位達成共識,談判正式宣告結束。不過,他強調,雙方都承諾不訴諸武力。
 
塞爾維亞總理柯斯杜尼查表示,事情既無法在這裡解決,那就只有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去決定柯索伏的前途,其他項目的選擇,塞爾維亞慨不接受。塞總統塔迪奇也說,塞國將用一切法律和外交手段,宣告柯索伏獨立的決定無效。
 
在柯索伏方面,可望出任新總理的塔其宣布,12月10日談判期限一過,就是「和我們在華盛頓與布魯塞爾的夥伴合作的時機」。這樣說是因為美國和歐盟都支持柯索伏獨立。而這個所謂柯索伏自治省,已在11月中迫不及待舉行大選,塔其也已當選為總理,正準備著一切走向獨立的步驟。
 
歐盟和美國都準備在12月10日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提交最後的談判結果。安理會預定會於19日討論柯索伏前途,但由於俄羅斯反對柯索伏獨立,而它在安理會中擁有否決權,所以,此事在安理會中達成共識的希望渺茫。
 
美國和歐盟出於人道立場,不願見柯索伏再出現殺戮,所以基本上是贊成柯索伏獨立的。柯索伏方面,則只等美國和歐盟點頭,馬上就會單方面宣布獨立,而獨立的時間,可能在明年2、3月間。
 
但在阿爾巴尼亞裔佔90%的柯索伏,一旦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可能在巴爾幹半島引發連鎖反應。首先,波士尼亞由於共管的3位總統當中有1人是塞爾維亞裔,不可能承認柯索伏,而境內塞爾維亞裔組成的塞爾普斯卡共和國,也可能跟著鬧分裂。
 
其次,柯索伏北部塞爾維亞裔居住地區,在柯索伏獨立後可能陷入動盪不安,而且,柯索伏獨立,嚴重打擊塞爾維亞政府的公信力,親西方人士和保守勢力對立,可能讓內政陷入癱瘓。總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教人不知如何是好。
 
為什麼會形成這個問題,解不開的死結,主要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民族與宗教的雙重矛盾造成的。柯索伏與阿爾巴尼亞鄰近,許多阿爾巴尼亞人遷移到柯索伏來,使柯索伏的人口,有90%是阿爾巴尼亞裔。而阿爾巴尼亞人曾經長期在土耳其統治下,信奉了伊斯蘭教。但塞爾維亞人所信奉的,則是源自基督教的東正教。塞爾維亞人其實是斯拉夫族,與俄羅斯人同源,這就是俄羅斯在柯索伏獨立問題上偏袒塞爾維亞的原由。
 
一方是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一方是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雙方在柯索伏相遇,於是1場因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衝突就爆發開來。10餘年前因南斯拉夫崩散,各不同民族重組國家,柯索伏所發生的1場種族大屠殺,不但驚動整個世界,也令人類文明為之蒙羞!
 
現在柯索伏問題,是走到進退兩難的地步,獨立不是辦法,不獨立也不是辦法。
 
這個問題,是永遠解決不了的。民族與宗教問題,比思想、意識形態分歧更難解決。不妨看當年20世紀初俄羅斯10月革命成功,蘇聯創建之初,理想多麼高,聲勢多麼大,幾乎所有稍有認識之士,皆認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社會制度要整個改變過來了。但這套意識形態在蘇聯實踐了近80年,到了90年代,證明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真是在一夕之間,說變就變,蘇聯就整個解體了。而柯索伏的結,卻是上千年前十字軍東征遺留下來的民族、宗教衝突餘燼,直到今天仍未熄滅,仍在燃燒,多麼可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