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制定的「世界愛滋日」來臨,每年12月1日這1天,全球各國的領袖、支持人士和受愛滋所害者,莫不大聲疾呼,來對抗1年要奪走數百萬條人命的惡疾,要特別重視愛滋的威脅性。祇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證實第1宗愛滋病例迄今,對愛滋病還是沒有藥物可以治癒。昂貴的「雞尾酒療法」雖可減少愛滋病毒傳染,讓病人過較正常生活而已。且愛滋的感染率還沒有能納入控制,愛滋病毒帶原者還在增長,疫情仍蔓延中。所以各界還得拿出更有力的行動,推廣防杜愛滋教育、改變性生活習慣,直到愛滋有藥可醫、流傳戢止。
對泰國各界而言,防杜愛滋流傳的觀念推行得早,使用保險套改變性行為的簡易方法執行徹底,所以愛滋病毒感染率相對是比較低的。尤其是2004年第15屆國際愛滋大會選在曼谷舉行,6天會議期間,來自160國、逾15000位代表用多元方式宣導愛滋問題的來龍去脈後,使泰國各方面對於跨世紀惡疾的認識得以進一步加深,防範感染有了更認真行動。當年精心規劃、以3隻大象圖案做大會標誌的印象,至今還甚鮮明。除了大象是泰國圖騰,還有各領域部門、社團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對抗愛滋問題的象徵意義。於今又逢愛滋日來臨,國家經濟有了向上發展的徵兆,應該更加注意對愛滋病患者的治療、嚴防愛滋病毒的擴散。庶可不致過分虛耗社會資源,並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確保穩固的基礎。
2004年全球防杜愛滋活動的主題是「去污名和歧視」,國際間之所以如此突出愛滋防治政策的重點,顯然是要強調愛滋並不是單純的疾病議題。按全世界多年的愛滋問題工作經驗,以人權、預防、照護與支持的愛滋工作3角型最為有效。聯合國愛滋組織更發表聲明指出,愛滋的污名、歧視與人權侵害,是防治愛滋工作的最大阻礙。所以國際上要引以為炯戒,為防愛滋而侵害人權、濫用行政資源和權力,都是防治工作失焦的表現,今後各方面在推展業務時,建立正向的政策,顯得非常重要。
今年愛滋日來臨前,聯合國發布最新的全球感染愛滋病毒者數據,從原估計約4000萬人大幅調降為約3300萬人。兩項數據相差這樣大,雖然有小部分是執行防愛滋計畫有成效,但基本上是由於不同的計算方式,產生了巨大差別,顯示以往估算犯了大錯。誰都知道數據是處理問題的依憑,估算出了差錯,無論是有意或疏忽所致,都會毀損公信力,失去外界的信賴。聯合國相關機構對這般重大而敏感的問題,於公布數據時出現如此偏差,真令人震驚和失望。幸而發現後勇敢公布了新的數據,至少可為匡正錯誤做補救,不致於錯到底,希望以後不再有離譜的表現。
今年愛滋日前夕的另一樁引人矚目消息,是據路透社從美國首都華盛頓發出的電訊,當地衛生行政機構的1項報告指出:2006年感染愛滋病毒者有12428位,逾8300位轉罹愛滋病,並有224位死亡。相關數字比美國巴爾的摩、費城、紐約市、底特律、芝加哥等大城市高,成為全美之最。報告中對華府防治愛滋的缺失,也多有陳明,相關情況和外人以往對這個美國首善之區處理愛滋問題的看法,無疑有相當落差。和前述聯合國機構前後公布愛滋帶原者數據有大差別相彷彿,華府衛生機構對缺失敢於公諸於世。今後若能酌加改善,才符合世界盟主國的水準,才可做無數開發中國家的表率。
愛滋病毒橫掃世界歷經25年,橫跨文明社會2個世紀,人類還如早年面臨黑死病到來般束手無策。當茲1年1度愛滋日又到,值得各方警惕,應深知頗有改進的空間。
對泰國各界而言,防杜愛滋流傳的觀念推行得早,使用保險套改變性行為的簡易方法執行徹底,所以愛滋病毒感染率相對是比較低的。尤其是2004年第15屆國際愛滋大會選在曼谷舉行,6天會議期間,來自160國、逾15000位代表用多元方式宣導愛滋問題的來龍去脈後,使泰國各方面對於跨世紀惡疾的認識得以進一步加深,防範感染有了更認真行動。當年精心規劃、以3隻大象圖案做大會標誌的印象,至今還甚鮮明。除了大象是泰國圖騰,還有各領域部門、社團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對抗愛滋問題的象徵意義。於今又逢愛滋日來臨,國家經濟有了向上發展的徵兆,應該更加注意對愛滋病患者的治療、嚴防愛滋病毒的擴散。庶可不致過分虛耗社會資源,並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確保穩固的基礎。
2004年全球防杜愛滋活動的主題是「去污名和歧視」,國際間之所以如此突出愛滋防治政策的重點,顯然是要強調愛滋並不是單純的疾病議題。按全世界多年的愛滋問題工作經驗,以人權、預防、照護與支持的愛滋工作3角型最為有效。聯合國愛滋組織更發表聲明指出,愛滋的污名、歧視與人權侵害,是防治愛滋工作的最大阻礙。所以國際上要引以為炯戒,為防愛滋而侵害人權、濫用行政資源和權力,都是防治工作失焦的表現,今後各方面在推展業務時,建立正向的政策,顯得非常重要。
今年愛滋日來臨前,聯合國發布最新的全球感染愛滋病毒者數據,從原估計約4000萬人大幅調降為約3300萬人。兩項數據相差這樣大,雖然有小部分是執行防愛滋計畫有成效,但基本上是由於不同的計算方式,產生了巨大差別,顯示以往估算犯了大錯。誰都知道數據是處理問題的依憑,估算出了差錯,無論是有意或疏忽所致,都會毀損公信力,失去外界的信賴。聯合國相關機構對這般重大而敏感的問題,於公布數據時出現如此偏差,真令人震驚和失望。幸而發現後勇敢公布了新的數據,至少可為匡正錯誤做補救,不致於錯到底,希望以後不再有離譜的表現。
今年愛滋日前夕的另一樁引人矚目消息,是據路透社從美國首都華盛頓發出的電訊,當地衛生行政機構的1項報告指出:2006年感染愛滋病毒者有12428位,逾8300位轉罹愛滋病,並有224位死亡。相關數字比美國巴爾的摩、費城、紐約市、底特律、芝加哥等大城市高,成為全美之最。報告中對華府防治愛滋的缺失,也多有陳明,相關情況和外人以往對這個美國首善之區處理愛滋問題的看法,無疑有相當落差。和前述聯合國機構前後公布愛滋帶原者數據有大差別相彷彿,華府衛生機構對缺失敢於公諸於世。今後若能酌加改善,才符合世界盟主國的水準,才可做無數開發中國家的表率。
愛滋病毒橫掃世界歷經25年,橫跨文明社會2個世紀,人類還如早年面臨黑死病到來般束手無策。當茲1年1度愛滋日又到,值得各方警惕,應深知頗有改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