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中央銀行在「貧困、社會福利、泰國經濟」報告中指出,貧困是困擾泰國社會已久的問題。20年前,全國3分之1,折合約1,800萬的人口無法解決溫飽。雖然1988-1997年間經濟有所增長,使貧困人口減少一部分。
據泰國社會經濟發展委員會最新的統計數據看,2006年全國約600萬的人口,月收入低於1,386銖;收入1,600銖以下的有800萬人。全國貧困人口總計1,500萬人。80%的貧困人口居住在北部及東北部的農村,該部分人的總收入,僅占全國人口總收入的19%,也是社會福利政策重視這部分人群的原因。
希望未來新政府能出台正確的社會福利政策。雖然目前公債水平不高,但高額政策開支必須有高收入來相搭配,增加資金來源渠道,包括稅收政策、擴大賦稅範圍、減少不必要的扣稅額。對於無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減稅政策,更不應該使用。
解決貧困問題最好的是,提高人口素質、進行技能培訓、努力將福利政策用在需要的人群。利用社會福利促進經濟效能提高、以及降低成本,如改善大眾運輸系統,解決交通問題。此外,還應改革政府辦公體系,減少重復的工作環節、節約成本、提高國企效能、發展物流系統、推動經濟發展、確保稅收政策順利實施。
據泰國社會經濟發展委員會最新的統計數據看,2006年全國約600萬的人口,月收入低於1,386銖;收入1,600銖以下的有800萬人。全國貧困人口總計1,500萬人。80%的貧困人口居住在北部及東北部的農村,該部分人的總收入,僅占全國人口總收入的19%,也是社會福利政策重視這部分人群的原因。
希望未來新政府能出台正確的社會福利政策。雖然目前公債水平不高,但高額政策開支必須有高收入來相搭配,增加資金來源渠道,包括稅收政策、擴大賦稅範圍、減少不必要的扣稅額。對於無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減稅政策,更不應該使用。
解決貧困問題最好的是,提高人口素質、進行技能培訓、努力將福利政策用在需要的人群。利用社會福利促進經濟效能提高、以及降低成本,如改善大眾運輸系統,解決交通問題。此外,還應改革政府辦公體系,減少重復的工作環節、節約成本、提高國企效能、發展物流系統、推動經濟發展、確保稅收政策順利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