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轉型:南韓選出強勢經濟總統

2007-12-21 12:06:4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亞最重要的國家日本、南韓、中國,權力交替呈現出不同的差異,屬於民主體制的日本、南韓,權力交替常常出現震盪現象,其中日本雖然由於自民黨權力基礎牢固,在野黨挑戰困難,但自民黨黨內群雄爭鋒,首相常常短命;小泉純一郎的長期執政,反而成為異數。南韓,儘管國民較為剽悍,學生運動傳統深厚,與北韓兄弟鬩牆,形勢最為險峻,但民主政治的發展反而最為紮根深入,政黨輪替漸漸成為常態。至於中國,則屬於威權體制,但中共吸取毛澤東時代黨內權力鬥爭你死我活的教訓,以更為溫和的手段操作權力交替,打破了流血衝突的定律,形成了和平交替的黨內機制,從而走出了毛澤東「7、8年來一次」的咒詛,為30年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中國的崛起,反過來對日本和南韓造成很大的挑戰和壓力,同時,也為日本、南韓選擇政治領袖帶來新的挑戰。
 
在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正在埋頭伏案,準備進行首次訪問中國的時候,南韓人民已選出李明博為下1任總統。
 
毫無疑問,盧武鉉是南韓憲政史上頗具個人風格的領袖,但是,由於盧武鉉政治爭議太大,政府內部醜聞不斷,再加之執政黨10年施政,已經引起人民的反彈,經濟發展也遭遇瓶頸,人心思變已經匯成潮流,政黨輪替,或者期盼新政是選民的共同心聲。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李明博才能一舉崛起。
 
儘管選前一周,李明博涉及弊案的風波再起,國會通過特別檢察法案,李明博也表明接受「特檢」,使總統大選蒙上一層陰雲。但是,李明博的崛起,與其說是他的傳奇經歷打動南韓選民,不如說是風雲際會,南韓未來發展需要李明博這樣的領袖。近10多年來,從金泳三、金大中到盧武鉉,南韓的民主政治實際上是在經歷一場所謂的「轉型正義」,由美國扶持的威權專制,轉型到正常的民主國家,或多或少,意識形態,或者說「政治正確」主政的味道相當濃厚,如今,民主政治和政黨輪替的態勢已經形成,歷史呼喚CEO型的領袖來帶動國家發展,經濟掛帥成為政治主流。
 
首先,隨著中國崛起,日本經濟復甦,越南經改勢頭猛烈,南韓在亞洲面臨的經濟競爭壓力倍增,南韓人民要求成為經濟強國的願望前所未有;其次,隨著金大中的陽光政策,盧武鉉跨越38線,以及中美主導的北韓核危機6方會談大見成效,平壤軍事威脅的程度也大幅降低,未來南北韓的競爭,更加取決於經濟實力的運作,南韓的經濟優勢必須儘快建立;再次,隨著轉型正義的完成,南韓人民已經能夠心平氣和地重新看待歷史,對過去威權時代的政治人物也能客觀評價,導致懷舊情緒復甦。此外,隨著氣候變化和溫室效應的加劇,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必須對環保有深刻的體認和強有力的行動,才能在世界政治舞台獲得道德的加持,而有利於國家形象的建立。上述所有的這些時代要求,李明博都能吻合。
 
從現代集團的基層員工拚搏到現代建設的CEO,李明博的經濟眼光和獨到的管理能力,讓民眾對他振興韓國經濟抱持巨大希望;而李明博在首爾市長任內將企業管理能力轉換成從政施政效率,並以罕見的強硬手段進行復原清溪川工程,創造出經濟環保的雙重勝利,令市民「驚豔」,並視為神話,用1個不恰當的比喻,同樣治理首善之都,李明博的魄力勝過曾是台北市長的馬英九不少,也因此,他的總統之路比馬英九順暢很多。還有,李明博在外交上也會採用經濟實用主義,與美中日保持平衡關係,以取得最大的國家利益;而李明博所屬的政黨大國家黨的前主席朴槿惠正是昔日強人總統朴正熙的女兒。
 
李明博雖然屬於保守黨陣營,但他不是名門望族,而是靠清垃圾完成學業,在學生時代因參加抗議運動而入獄半年,可見,他的人生經歷,可以跟南韓所有的階層民眾接上關係,體認所有階層的需要,因此,理想願景加上堅強的意志和務實的手腕,李明博注定要成為南韓經濟強勢的總統。無論北京還是東京,甚至台北,都會遭遇來自南韓的強大挑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