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省級地方大換屆有易有難

2007-12-27 11:48:4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17大之後,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地方人大、政府、政協,將全面換屆。中國這又一大選舉工程,既是對中共17大執政黨人事大調整的呼應,又是對預定3月展開的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換屆的鋪墊。這次地方大換屆,實則似易還難,但難在何處?
 
中國省級地方政府、人大和政協的換屆,5年1度,本是順理成章之事。這次大換屆,與過去不同的,是首度「集體行動」,中央領導層要求來年開年,各地即陸續展開換屆,基本上要在1月間完成,不再按地方人大政協慣行時間領先錯後,必須在明年3月的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之前,先行完成省級地方換屆。
 
雖說被令「集體行動」,但這次換屆被認為不難,首先是因在此之前,先有中共4級地方黨委的換屆,按中共執政的長期慣例,黨先政後,中共地方黨委的層層換屆,已為地方政府、人大和政協的換屆,作出了基本的人事鋪墊。看上去,省級地方政府、人大和政協的換屆,只是順水推舟之舉。
 
再有1點,就是這次省級地方大換屆之前,有中共17大的召開在先,中共新1屆中央委員會的組成。中共核心領導層和中央委員會的重組,為地方黨政主要領導班子的重組,打造了基本的框架。最近曾有多個省部級主要官員的1輪大調動,既有中共17大領導層重組後例行的職位交接,又有為地方大換屆而來的提前換崗。而對省級地方來說,黨政主要負責人到位,意味著班子基本搭定。
 
雖有種種準備,層層鋪墊,這次省級地方大換屆,實際上難度不小。這種難度,首先表現在中共內部組織人事規則有變,希望在這次換屆中,「進一步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增強幹部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近年來,中共雖說不斷有人事改革之舉,立下了各種規則,但選舉任用的民主程度仍低,幹部選拔任用的公開性、透明度不足,更不用說接受民眾的監督。這次提出要擴大民主,要有民主推薦、測評、考察等程序,地方能否落實,又落實到何等程度,當然是難事。
 
再有,這次省級大換屆,中共領導層希望能有人事制度的改革,要有「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改革表現,要讓更多的民眾對幹部任用有發言權,既要依法選舉,又要防止民主推薦中以票取人。
 
這些設想當然很好,但到了地方,理想與現實還是有差距。關鍵問題在於,省級地方的選舉,雖然有選舉法、組織法等可依,但現行的法律規定,仍然是線條極粗,比如說要落實「競爭、擇優」,就不能不按例實行差額選舉,雖說中共新1屆中央委員會,也有8%上下的差額選舉,但到了地方,差額常常變成等額,競爭不在,何來擇優,要想落實民主選舉,難度自然很大。
 
除了中央領導層對地方換屆的改革構想不易落實之外,這次大換屆要想符合民意的期盼,也有不易之處。近年來,伴隨市場經濟的成型,中國公民社會漸有模樣,市場經濟和公民社會,必然對政制發展提出新的要求,而政制發展首先體現在領導人的身上。
 
現階段民眾對官員選舉的要求,對官員施政的監督,仍體現在較低的層級,省級主要官員,更是由中央選定,地方民眾只能順受。但一方面民間以風評來監督官員,一方面對換屆的內容提出種種希望。比如現在民間強烈希望主要官員參照中央,實行任期制,不要官員隨意調動,地方政事隨之翻來覆去。又如民眾希望,除要防止壞人跑官買官,除了官員要年輕、要高學歷,還要有能耐。這個能耐不只是樹政績的衝動,還要有解決社會難題、改善民生的本領。足見地方對選人用人,有更高的要求。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