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已經展開了對中國4天的正式訪問,這是福田上台後的第1次訪華行程,也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對華破冰之旅後的日華首腦外交的延續。不容否認,在維護所謂日中友好的氣氛上,兩國都盡了力,其中以中方做得更多。對福田來講,由於是自民黨派閥的「拼裝內閣」,本來就很低調行事,不像前任安倍在拓展外交上有很大的野心,不但扭轉日中外交的導向,還風塵僕僕地出行各地,甚至中東,以求外交突破,福田倒是安心於內政的經營,不為別的,明年國會大選,內有派閥領袖對大位的虎視眈眈,外有民主黨小澤的強力挑戰,福田要避免下台,及擺脫派閥掣肘,只能背水一戰,外交方面,應付即可,沒有敗筆,就是勝利。因此,這次匆匆忙忙在日本正月新年的前夕走訪中國,實在是應北京的強力邀請,日方公然點出了這一點。
對北京來講,確實是熱切期待福田年內實現訪華。為了維護中日友好的氣氛,北京真是煞費苦心。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再加上各種描述南京大屠殺的中外影片一起出籠,還有國際社會,包括加拿大和歐盟連續通過譴責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立場決議,導致當事國中國面臨很大壓力,因為別人那麼熱心,為何受害國的中國卻沉默不語,甚至暗地通過施壓讓民間抗議聲音降溫?因此,北京亟需福田訪華,才能讓「維持中日關係大局」的理由充分展現出來;此外,2006年10月安倍破冰之旅之後,溫家寶總理在4月走訪東瀛,福田年底訪華,胡錦濤明年春天回訪,這樣才體現每年高層互訪的約定,維持中日之間經熱政也熱的大局面。
雖然日中雙方在福田實現年底訪華的問題上有不同態度,但是,在面臨目前的國際大格局上,雙方都有「求同存異」的急迫需要,而關鍵就是美國因素。美國進入選舉年,布希政權在外交上已經沒有大的作為,何況其重點仍然在伊拉克戰爭的收尾和拓展中東和平路線圖上,新的白宮主人到底如何看待美中關係和美日關係尚不明朗,而且按照慣例,總統候選人都是大肆攻擊政府的對華政策,對北京毫不留情,導致中國和日本在對美外交上沒有太大著力點,只能以靜待變;更為重要的是,2008年美國經濟將會繼續遲緩,甚至可能出現衰退,這對主要依賴美國市場和美元的中日兩國經濟前景來說,自然並不樂觀,因此,雙方只能加強互相的經濟貿易合作,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程度,才能度過難關。這種經貿上的「彼此取暖」需要,導致東京和北京要竭盡全力讓中日關係「升溫」,預防「嚴寒」襲擊。
然而,福田訪華注定成果不會太大的原因,仍然嚴峻地存在。中日雙方在東海如何開採天然氣,以及彼此專屬經濟區的分界線問題上存在長期的爭議,也必然會是福胡高峰會的主要議題,但是,就是這些問題,雙方再熱絡友好,高唱彼此的讚歌,也難以有根本的交集。理由很簡單,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國際油價的持續上升,缺乏自然資源的日本與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競爭不以人意志為轉移地會加劇,這比中日爭取區域主導權的「瑜亮情意結」更為嚴重,因為是生死存亡之爭,無論是胡錦濤、溫家寶,還是福田康夫,都不會也不能拍板做出讓步,誰讓步,誰就是在政治上「找死」。
因此,這次福田訪華,將會在所謂的戰略夥伴或者互惠關係的定位上唱唱高調,在環保上包括長江流域水質的改善問題上落實合作,因為日本早就認識到,幫助中國改善環境,鄰國日本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福田希望藉著參觀孔廟,來大談中日在文化上的「友好關係」,以強調更早的日中文化關係上的歷史淵源,來沖淡近代戰爭歷史問題的糾纏,從而防止破壞這次訪華的「親善」氣氛。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勢必在1個中國政策以及反對台灣推動「入聯公投」的議題上逼福田表態,以便達到美日都譴責陳水扁搞台獨的連鎖效應,福田如何表態,或者避免表態,都會對這次訪華的結果產生微妙影響。
對北京來講,確實是熱切期待福田年內實現訪華。為了維護中日友好的氣氛,北京真是煞費苦心。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再加上各種描述南京大屠殺的中外影片一起出籠,還有國際社會,包括加拿大和歐盟連續通過譴責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立場決議,導致當事國中國面臨很大壓力,因為別人那麼熱心,為何受害國的中國卻沉默不語,甚至暗地通過施壓讓民間抗議聲音降溫?因此,北京亟需福田訪華,才能讓「維持中日關係大局」的理由充分展現出來;此外,2006年10月安倍破冰之旅之後,溫家寶總理在4月走訪東瀛,福田年底訪華,胡錦濤明年春天回訪,這樣才體現每年高層互訪的約定,維持中日之間經熱政也熱的大局面。
雖然日中雙方在福田實現年底訪華的問題上有不同態度,但是,在面臨目前的國際大格局上,雙方都有「求同存異」的急迫需要,而關鍵就是美國因素。美國進入選舉年,布希政權在外交上已經沒有大的作為,何況其重點仍然在伊拉克戰爭的收尾和拓展中東和平路線圖上,新的白宮主人到底如何看待美中關係和美日關係尚不明朗,而且按照慣例,總統候選人都是大肆攻擊政府的對華政策,對北京毫不留情,導致中國和日本在對美外交上沒有太大著力點,只能以靜待變;更為重要的是,2008年美國經濟將會繼續遲緩,甚至可能出現衰退,這對主要依賴美國市場和美元的中日兩國經濟前景來說,自然並不樂觀,因此,雙方只能加強互相的經濟貿易合作,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程度,才能度過難關。這種經貿上的「彼此取暖」需要,導致東京和北京要竭盡全力讓中日關係「升溫」,預防「嚴寒」襲擊。
然而,福田訪華注定成果不會太大的原因,仍然嚴峻地存在。中日雙方在東海如何開採天然氣,以及彼此專屬經濟區的分界線問題上存在長期的爭議,也必然會是福胡高峰會的主要議題,但是,就是這些問題,雙方再熱絡友好,高唱彼此的讚歌,也難以有根本的交集。理由很簡單,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國際油價的持續上升,缺乏自然資源的日本與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競爭不以人意志為轉移地會加劇,這比中日爭取區域主導權的「瑜亮情意結」更為嚴重,因為是生死存亡之爭,無論是胡錦濤、溫家寶,還是福田康夫,都不會也不能拍板做出讓步,誰讓步,誰就是在政治上「找死」。
因此,這次福田訪華,將會在所謂的戰略夥伴或者互惠關係的定位上唱唱高調,在環保上包括長江流域水質的改善問題上落實合作,因為日本早就認識到,幫助中國改善環境,鄰國日本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福田希望藉著參觀孔廟,來大談中日在文化上的「友好關係」,以強調更早的日中文化關係上的歷史淵源,來沖淡近代戰爭歷史問題的糾纏,從而防止破壞這次訪華的「親善」氣氛。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勢必在1個中國政策以及反對台灣推動「入聯公投」的議題上逼福田表態,以便達到美日都譴責陳水扁搞台獨的連鎖效應,福田如何表態,或者避免表態,都會對這次訪華的結果產生微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