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1場初選:民心思變黑馬出頭

2008-01-06 12:10:0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大選剛剛拉開了序幕,就帶來相當出人意表的驚奇。愛阿華州3日舉行的黨團會議,是全美最早的1場「初選」,它帶來的訊息是,民心對現狀不滿,「現狀」落敗,「改變」獲勝。所以出頭的都是「黑馬」。
 
共和黨方面,浸信會牧師出身的阿肯色州前州長哈克比,以33.9%得票率拔得頭籌。幾個月前被認為無足輕重的哈克比,以中產階級代言人的姿態出現,中和務實,打動人心。第2位的前麻州州長羅穆尼,得票率25.5%。他在愛州經營最久,投注的競選費用高達700萬美元。他的摩門教背景可能是一阻力,但大作電視廣告並未能轉變選情,再度證明了「金錢買不來選舉的勝利」的政治原理。
 
民主黨陣營,僅僅擔任了3年聯邦參議員的非洲裔歐巴馬,異軍突起,一馬當先,囊括了37.5%的選票。另1位參議員愛德華茲居第2席。原先聲勢甚盛的前第1夫人希拉蕊,屈居第3位;對這位雄心勃勃、有志成為美國歷史上第1位女總統的女強人,是相當大的打擊。共和黨原已把她列為11月大選時的第1號假想敵,似乎並未料準「敵情」。
 
歐巴馬嶄露頭角,正是「民心思變」的最有力象徵。愛阿華全州人口約350萬,92%是白人,竟能推舉非裔的歐巴馬領先群雄,對未來全國民意走向,其影響不容輕估。
 
這位政壇新秀最大的弱點就是太「嫩」,太沒有經驗。他歷來領導的幕僚不過50、60人,掌管的經費最多不過1000-2000萬元。一旦入主白宮,統領軍國大計,會不會有汲深綆短、力不從心之憾。但愛州選民並不認為這些缺點無可補救,選中歐巴馬,不僅是選中1個主張改變現狀的人,而且是要選出力求改革的新世代。
 
位於中西部的愛州,產業以農業為主,豬的數量比人還多。盛產玉米,此所以每位候選人都要大談用玉米造酒精代替石油。民風一向保守。許多政治觀察家都認為愛州實在不適合作為全國選情的「樣本」。但愛州黨團會議是全國第1場前哨戰,約定俗成,已成定律。
 
愛州因為「得天下之先聲」,黨團會議才這樣受到重視。但新罕布夏州的初選8日即將登場,很可能出現若干「翻盤」現象。
 
哈克比在愛州一枝獨秀,並不足以保證他就此一帆風順。2天之後,他要與羅穆尼再度比試,以見高下。更重要的是,共和黨重量級的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並未積極投入愛、新兩州選情,而是深入佛羅里達州廣事耕耘。到2月5日「超級星期二」那天,包括紐約和加州等大票倉將同日舉行初選,朱利安尼的策略是「畢全功於1役」,那天能夠取勝,爭取黨提名才有8、9不離10的把握,進軍白宮之路也就平順得多。哈克比還有苦戰。
 
歐巴馬在愛州的表現,可謂初試啼聲,一鳴驚人。他今年即使未必當選總統,至少已經把「黑人不能當總統」的玻璃天花板打破。他稱許愛州選民「創造了歷史新頁」,並非虛語。愛德華茲持續努力,未嘗沒有更上層樓的機會。至於一直被看好的希拉蕊,新州初選對她是嚴酷的考驗,看來「前第1夫人」的光環,是資產也是負債。如果連輸兩陣,後面的棋就很難下了。
 
民主政治有很多缺點,但我們從大選過程中可以看到,每1位候選人兢兢業業,陳述自己的政見;選民也都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慎重抉擇。希拉蕊在愛州1所牲畜拍賣場裡說,「你們對我的背景已經瞭解的一清二楚。如果你們覺得有必要,也可以看看我的嘴吧」。意思是像買牛買馬一樣地深入觀察。這話生動地說明,要當總統的人不僅要親民敬業,而且先要有作牛作馬的精神。將來挑選出來的白宮新主,是否就是最好的人選姑且不論,但至少這是人民1層1層淘汰、1票1票支持得到的結果。人民要改變現狀,人民憑手中的選票就可以辦得到。這正是民主的真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