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及電子業今年估增2-4%

2008-01-17 11:19:2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電器及電子院長乍勒預測,今年電器及電子產業的增長率,可望達到2-4%,得益於歐盟及中東的出口增加。在政府刺激消費措施下,預測民間消費將慢慢好轉。
  
院方還準備提出5年期(2008-2012)的電器及電子工業策略,目標是推動本國成為東盟地區首要電器及電子產品的生產基地,超越目前領先的新加坡及馬來西亞。
  
乍勒表示,國內經濟已開始好轉,就業者人數持續增加。官方移極推行大型基建投資項目,致使整體消費增長、及國內銷售上漲。預測今年電器產業的出口增長率約10-12%,去年外銷總值為177億9,000萬美元。成功擴大歐盟的出口市場。預估今年外銷至該地區的額度,年比將攀升25%。出口呈現增長的產品包括空調機和電冰箱。相比之下,去年的美國市場則沒有進展,評估今年將放緩1%,在今年第3、4季左右才恢復成長。
  
預測電子產量今年的增長率約15-20%,得益於硬碟和集成電路(IC)的生產增加。去年廠商擴展產能,促使硬碟及IC的產量,依次成長33%及14%。評估今年電子市場的出口效益將提高12-15%,出口總值約為334億5,900萬銖。外銷額持續走高,得益於市場對高科技產品及電器的需求增加。
  
乍勒透露,2007年1-11月份,電器及電子的出口總值達到414億456萬美元,分為電器的147億6,171萬美元、以及電子的266億4,285萬美元。大部分出口市場都出現增長,僅有美國市場比2006年減少1.19%。2007年整體電器工業增長2%,得益於歐盟、中東等貿易夥伴國的經濟好轉,促使空調器的銷售量增加。加上國際市場認證泰商品的品質,使空調器的需求提高。但國內市場的增長不大,受制於經濟持續放緩。2007年電子工業年比攀升約27%,主要生產硬碟及IT商品,本國已成為本區域的主要科技商品生產基地之一。
  
乍勒指出,為推動泰國成為東盟的就要電器及電子產品的生產基地,官方必須推動多重的扶助措施,促進外資進入泰國設廠,特別是硬碟、IC、印刷電路板(PCBA)、各種電子配件、及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業。此外,政府還要修改對投資、及出口帶來障礙的規則,使泰商品能迅速交易。如果泰國能成為首要電器及電子生產基地,將使出口額比現在增長達3-4倍。去年該產業的外銷總額約為450億美元。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