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民黨大勝,立法院正副院長人選頓成視聽焦點。
國民黨中常會已「無異議通過」王金平為下屆立法院長,副院長人選則「先協商/後票選」,也許會在下周一舉行「假投票」。正副院長人選由不同方式產生,誰能說出個道理?
雖是木已成舟,我們仍認為國民黨以「無異議通過」王金平為院長人選,有欠細膩。畢竟,這是新選制產生的新國會,且國民黨又贏得逾3分之2席次,再加上亦可望在3月的總統大選獲勝;新國會,新政局,而院長人選卻以「無異議通過」產生,無異「密室指定」,難免有些煞風景。
當然,倘若就院長人選進行假投票,王金平也可能出線;但黨中央如今出以「指定」,亦顯見王金平未必是黨團屬意的唯一人選,也可說未必是社會所期待的不二人選。
其實,新國會的院長若能換個新面孔,當是別具意義。王金平能以「無異議通過」出線,主要原因有2:1、國民黨國會人才斷層,確實少有在資望上可與王金平匹敵者;2、王金平一路藉總統大選挾持黨中央至今,在這總統大選前夕,無人敢使之破局。因此,即使黨內以假投票選院長只是形式而已,亦不能舉行。
王金平常被視為舊時代政治人物的典型,事實上亦是如此。他在朋黨之間的手腕極佳,但社會評價卻見仁見智。自與馬英九競選黨主席及總統候選提名人,至操弄是否「馬王配」以來,社會公眾看盡王金平的「特異功能」,在在令人瞠目結舌。如今,王金平終於獲得出任院長提名,社會大眾當會寄望王金平能珍惜此一機緣,給大家1個面目一新的「王金平」,給國人1個氣象一新的立法院,為「國會議長」建立可資傳誦後世的典範。王金平真的很有自我提升的空間。
至於副院長人選進行假投票,雖是理所必然,卻亦似暗藏玄機。如今黨中央不容分說「指定」了王金平,黨團假投票會不會又選出了1個難符社會期待的副院長?假投票尚未開場,社會已是議論紛紛。例如,幾名有意角逐者中,有幾位本屬「王系」;若是出任副院長,立法院即可能成了王府家業。又如,有人主張以「倫理」為主;若是出線,則正副院長皆以「倫理輩分」為特色,還談什麼「新國會,新氣象」?再如,甚至有人說,「人緣好不好」將是出線指標;那麼,乾脆回到「廖福本時代」,廖福本正因「人緣好」出任黨團書記長。
國民黨錯過了以院長人選(或產生院長人選的方式)建立社會形象的契機,委實不可在副院長人選上再滋社會議論、再引社會質疑。國人如今普遍有「看一看國民黨究竟可不可信任」的疑慮,國民黨不要鬧笑話,不要低估了國人的品味,更不要低估了輿論的反彈力道。除了副院長,政策會執行長的人選,亦當有相同考量。
過去國民黨立委的傳統典型是「行政當局的啦啦隊」,當局不希望立委太具風格,立委亦乏自我期許;既已改採新制,每位立委撐起一片天,應當提升自己的自尊,以真正參與治國淑民為職志;國民黨欲更生再造,則重塑立院與立委的形象,正是不容討價還價的第1堂課。
因此,我們在此重申,新國會的第1法案,就是「陽光法案」,其中當然包括對立法委員的防弊防腐。要用國法及黨紀來維持清廉,能做到清廉,議事立法即不易步入歧途。
新國會即將揭幕,國人對解嚴後首見的超級大黨團寄以重望,然亦深懷憂懼。希望自王金平起,至副院長,至每1名黨籍立委,皆應相互砥礪、相互監督,任何人皆不可作黨的罪人,不可作國之罪人。不可容忍任何1顆老鼠屎,容忍1顆,就有第2顆、第3顆,最後就不可收拾。國民黨曾因此失去政權,豈可再蹈覆轍?
國民黨中常會已「無異議通過」王金平為下屆立法院長,副院長人選則「先協商/後票選」,也許會在下周一舉行「假投票」。正副院長人選由不同方式產生,誰能說出個道理?
雖是木已成舟,我們仍認為國民黨以「無異議通過」王金平為院長人選,有欠細膩。畢竟,這是新選制產生的新國會,且國民黨又贏得逾3分之2席次,再加上亦可望在3月的總統大選獲勝;新國會,新政局,而院長人選卻以「無異議通過」產生,無異「密室指定」,難免有些煞風景。
當然,倘若就院長人選進行假投票,王金平也可能出線;但黨中央如今出以「指定」,亦顯見王金平未必是黨團屬意的唯一人選,也可說未必是社會所期待的不二人選。
其實,新國會的院長若能換個新面孔,當是別具意義。王金平能以「無異議通過」出線,主要原因有2:1、國民黨國會人才斷層,確實少有在資望上可與王金平匹敵者;2、王金平一路藉總統大選挾持黨中央至今,在這總統大選前夕,無人敢使之破局。因此,即使黨內以假投票選院長只是形式而已,亦不能舉行。
王金平常被視為舊時代政治人物的典型,事實上亦是如此。他在朋黨之間的手腕極佳,但社會評價卻見仁見智。自與馬英九競選黨主席及總統候選提名人,至操弄是否「馬王配」以來,社會公眾看盡王金平的「特異功能」,在在令人瞠目結舌。如今,王金平終於獲得出任院長提名,社會大眾當會寄望王金平能珍惜此一機緣,給大家1個面目一新的「王金平」,給國人1個氣象一新的立法院,為「國會議長」建立可資傳誦後世的典範。王金平真的很有自我提升的空間。
至於副院長人選進行假投票,雖是理所必然,卻亦似暗藏玄機。如今黨中央不容分說「指定」了王金平,黨團假投票會不會又選出了1個難符社會期待的副院長?假投票尚未開場,社會已是議論紛紛。例如,幾名有意角逐者中,有幾位本屬「王系」;若是出任副院長,立法院即可能成了王府家業。又如,有人主張以「倫理」為主;若是出線,則正副院長皆以「倫理輩分」為特色,還談什麼「新國會,新氣象」?再如,甚至有人說,「人緣好不好」將是出線指標;那麼,乾脆回到「廖福本時代」,廖福本正因「人緣好」出任黨團書記長。
國民黨錯過了以院長人選(或產生院長人選的方式)建立社會形象的契機,委實不可在副院長人選上再滋社會議論、再引社會質疑。國人如今普遍有「看一看國民黨究竟可不可信任」的疑慮,國民黨不要鬧笑話,不要低估了國人的品味,更不要低估了輿論的反彈力道。除了副院長,政策會執行長的人選,亦當有相同考量。
過去國民黨立委的傳統典型是「行政當局的啦啦隊」,當局不希望立委太具風格,立委亦乏自我期許;既已改採新制,每位立委撐起一片天,應當提升自己的自尊,以真正參與治國淑民為職志;國民黨欲更生再造,則重塑立院與立委的形象,正是不容討價還價的第1堂課。
因此,我們在此重申,新國會的第1法案,就是「陽光法案」,其中當然包括對立法委員的防弊防腐。要用國法及黨紀來維持清廉,能做到清廉,議事立法即不易步入歧途。
新國會即將揭幕,國人對解嚴後首見的超級大黨團寄以重望,然亦深懷憂懼。希望自王金平起,至副院長,至每1名黨籍立委,皆應相互砥礪、相互監督,任何人皆不可作黨的罪人,不可作國之罪人。不可容忍任何1顆老鼠屎,容忍1顆,就有第2顆、第3顆,最後就不可收拾。國民黨曾因此失去政權,豈可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