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機米出口無可限量

2008-01-21 11:27:4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大米是東亞與東南亞民眾的主要食糧。長久以來,東南亞一直是全球主要米倉,特別是泰國。農產品是泰國的主要出口品,特別是稻米,更是遠近馳名。
  
雖然越南與中國緊追在後,但泰米的出口量仍高居全球第1,外銷總值達25億美元,全球市占率接近3分之1。
 
農合部估計,目前本國的農地多達1億3,000萬公頃,最主要的作物就是稻米。泰國政府除持續擴增稻米的種植面積外,更在2005年成立國家稻米辦公室,專責研究泰國米的改良與宣傳,提高稻米產量。其中最知名的是茉莉香米、巴吞香米、與有機米。
 
泰國的有機作物自1991年開始獲得認證,但當時本國農民對有機作物的投入仍不多,一直到1995年,成立第1家私人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後,才逐漸栽種有機作物。
  
隨著全球有機食品的市場越來越大,以農為本的泰國,當然不可能自外於這場競賽。擁有相當農業基礎的泰國,在有機作物的競爭上,也取得不少優勢。
 
有機米是泰國主要有機作物之。泰國以農立國,特別是泰皇的農業計畫,為成上千萬的農民找到新的出路。加上泰皇鼓吹的自給自足概念,讓泰國的稻米可以率先搶進泰國當地市場,保障農民的生活。
 
事實上,政府為確保稻米出口量,透過精密的分級制度,提高稻米的品質。例如將白米分為13個等級;糙米也分為6個等級。每個等級之間各有不同,保障優質稻米的產量,鞏固泰國米的品質。
 
泰國的有機農業起步雖慢,但已經逐漸迎頭趕上。泰國政府在2000年制定有機作物的生產標準,成立有機農業標準辦公室,為泰國的有機米奠下基礎。隨著栽種有機米的農場越來越多,本國的有機米在國際舞臺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國1項報告顯示,泰國的有機米產量,從1992年的2,000公噸,2007年激增到1萬5,000公噸,年增率達到20%。其中96%的有機米都用於出口,主要市場為歐洲,美國、日本及澳洲則是本國有機米未來的市場目標。
 
泰國的稻米生產地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特別是配合泰皇農業計畫,80%的稻米分布在東北部的素輦、也梭通、瑪哈沙拉堪、烏隆、烏汶、孔敬與四色菊府。這些東北部的府治是泰國最貧窮的府治。
  
另外2成的稻米則由北部供應,種植的面積分布在清邁、清萊、碧差汶、帕夭與烏泰塔尼府。
 
盡管泰國的稻米出口居全球首位,但有機米所占的比率仍然偏低。本國有機米的產量只占所有稻米產量的0.09%,但售價比一般稻米高出25-30%。加上全球有機米市場越來越大,本國政府應該鼓勵農民改種有機米,增加農民的收入,並為本國稻米出口打開新的市場。
 
此外,全球對有機米種植面積的調查中指出,目前全球有機米的種植面積約為850萬公頃。泰國的有機米種植面積約為5萬2,000公頃,排名全球第5,僅次於中國、印尼、菲律賓及南韓。但由於以上國家的有機米,主要是供內銷,所以本國的有機米出口量反倒成為全球第1。
 
(中央社報導)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