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亭的威權談到東帝汶的混亂

2008-02-18 10:58:2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俄羅斯將於3月2日進行總統選舉之前兩周,普亭第1次在克宮記者招待會上承認:「我準備擔任總理。」
 
早有傳言謂,普亭要把他現任的副總理麥維德夫遴選為總統,並由他自己出任總理。此事如今由普亭自己親口承認。
 
普亭不認為這樣做有什麼不對,他反對美國國務卿賴斯曾經對他所作出的譴責。他否認俄羅斯是1個威權國家,強調俄羅斯仍然是1個民主國家,他從來未渴求過權力。他說:「這8年來,從早到晚,我工作得像個奴隸。」但他從未企圖繼續掌權到第2任之後,兩任是憲法容許的總統最長任期。他說:「他們宣稱,我最沉迷的是權力,但我從來沒有此感覺。」話雖如此,但結束總統任期,在下1任總統期間出任總理之職,就等於普亭得以延續其所掌握的權力,那是不容否認的。
 
普亭在記者會上證實,總理的職責很大,這些職責包括編列預算並送請國會審議,查核預算,制定基本的財政和融資政策,解決社會、衛生、教育和生態等問題,確保國防能力和國家安全,並執行外交政策。」這就是說,普亭當了總理之後,他的職權不會比現在當總統少,而且還會管得更加直接。屆時的總統則是他現在的1位副總理,一直很聽話,相信未來也不會與他發生衝突。
 
情形就是這樣,普亭對未來的俄羅斯仍然是大權一手抓,但他口口聲聲宣稱,俄羅斯始終不是1個威權國家,而是1個民主國家。普亭為什麼能夠大言不慚這樣說呢,因為自始至終,普亭並沒有離開民主的遊戲原則,或者說,他巧妙地利用了這些原則,然後大聲向世界宣稱:「我沒有犯規!」這正是普亭的高明之處。
 
無論如何,俄羅斯已渡過了葉爾欽時期的捉襟見肘,在普亭苦幹了8年之後,俄國現在經濟和國家地位都穩固了。所以普亭現在敢說,如果屬於過去華沙公約的國家如烏克蘭等,加入北約或容許西方國家在其境內設置軍事設施,則他將把飛彈瞄準這些國家。
 
比起許多雖然堅持民主制度,但社會和政治陷於分裂混亂,出現武裝對抗的國家來,俄羅斯的穩定是令人羨慕的。例如東帝汶,獨立到現在仍存在兩派武力爭鬥情況。本月11日總統霍塔遭叛軍槍手開槍打中腹部,總理古斯毛也遇襲,雖然叛軍首領遭擊斃,但全境如今陷入草木皆兵狀態,政府已頒布緊急法令,實行宵禁。東帝汶的問題是,國家武裝力量落在軍隊和警察掌握中,互相對抗,政府無法對軍隊和警察進行改革,收回權力,故武力衝突不斷發生,民眾跟著受苦。像這種情形,如果東帝汶有1個像普亭這樣具有絕對權力、受到廣泛推崇的人物,就不會發生今日的不幸事件。
 
民主是一種制度,一種生活方式,一套政治運作的規則,其最高目的是使權力轉移有1個和平的、不用武力爭奪的、不致於千萬人頭落地的方法。但許多民主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雖然也實行民主制度,但政權無法和平轉移,必定要通過武力爭奪取得政權,因此,儘管也有選舉,但中選的人無法上任,即使能上任也無法平息各方的武力爭鬥,於是演成天天在血腥殺戮中渡日的慘狀,各方槍炮齊出,以致死亡動輒論萬計,甚至論數10萬計、論數100萬計,像非洲肯亞、蘇丹等國家,不但有政治、經濟上的衝突,甚至因種族上稍微有些差別,也會殺個不停,殺得日月無光,失去理性,整個國家陷於黑暗中。在這種情形下,寧願他們中能出現1個受到民眾公認的領導人,如普亭這樣,國家也就能夠穩定,民主制也可逐步推進,人民的日子也比較容易過一些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