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以靈活策略緩解國際財金危機

2008-02-26 11:49:0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加坡貿工部日前宣布,為因應美國經濟景氣衰退疑慮,提高對國際經濟日益下滑危機的警覺,星決定下修對今(2008)年經濟成長目標為4.0-6.0%。這項決定,對東南亞表現最亮眼的經濟體新加坡而言,無疑是相當困難的選擇,卻也是「能屈能伸」的主張,充分說明了星政府策略的靈活與睿智。東盟的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近年經濟成長不俗,和新加坡同為國際列為亞洲新興市場成員,並有「全球景氣定心丸」的稱譽。於今成就亮眼的新加坡面對難以逆料的大風浪,已適時調整步伐、修正目標。其他經濟體做何打算,還未見具體表明,甚受外界關切。
  
新加坡經濟方面的能屈能伸,一貫表現於發展策略大開大闔,並以精準執行達到預估目標,令外界稱羨。以言經濟成長率,2006年為8.2%,2007年還有7.7%,到今年原列為4.5-6.5%。但在參考去年第4季僅得5.4%,不僅較原保守預估的成長率6%下滑了不少。若和2006年第4季的成長率9.5%相比,真可說是重重落下了,因此毅然將原預列的成長率再削。星決策當局之所以做這般看起來不堪的決定,除了數據升沉起伏的對比。更重要的是,向被視為新加坡製造業領域內,日益重要卻欠穩定的支柱生技醫學產品,銷售銳減,嚴重影響到產業鏈,該予及時調整,否則會有不好的結果。
  
在此期間,7大工業國集團(G7)財金首長集會於東京,外界對於國際上原具翻雲覆雨影響力的工業集團,一度抱持著相當希望,在危機四伏的關鍵時刻,能拿出若干具體政策來安定局勢。不料美國方面先放話,要求世界各經濟體共體時艱,發揮最大努力,拓展內需市場,緩解經濟危機壓力。與會的財金決策階層,則除了警告全球,美國景氣逆轉、金融市場動盪、未來信用市場情勢恐將惡化的言詞外。閉會聲明則僅保證財金首長將採取「個別與集體的適宜行動」,全無實際內容。其國際金融市場可能進一步動盪的震撼性表態,反而造成亞洲股市持續重挫。事態發展到這種地步,顯然除了自求多福之外,包括新興國家在內,可以期待的外力協助已然渺茫。而新加坡適在此時發表減緩今年成長的預測,相信是基於經驗的反應,面對危機將有所助益。
  
以政府策略緩解市場不景氣壓力,新加坡一貫有良好表現,給予外界深刻印象。記得在2001年全球資訊產業(IT)遭到不景氣重擊,新加坡經歷3年的經濟成長低潮期。而後的2004、2005、2006年,再度恢復高成長狀態,前面所陳述的數據,可資覆按。此期間,新加坡政府的確運用了許多策略,也達到了明顯的效益,同時還營造出「先蹲後跳」的具體實力。

到了低潮過後,乃得以全力揮灑,成就其「小而美」的經濟地位。在不大的地盤上,新加坡卻是世界第3大煉油事業中心,也是世界第3大造船中心,並以居於國際14位的樟宜機場為基礎,仿英制設立國際樟宜空港公司,提供泛客運服務等。這次大削2008年經濟成長率,可確定是在經濟危機撲過來時,默默然蹲下,伺機再起,以減少可能遭遇到損失的機會,做培元固本的打算。
  
這次由美國人搞出來的金融財政風暴,目前已經嚴重破壞了運作秩序。而最令人忐忑不安的是,不知道危機會持續多久,也無法預測災難有多大。新加坡率先削減今年經濟成長率,做為調整全國產業、服務業的指標,是危機處理的一種典型。列名新興亞洲經濟體的東盟國家,處境和新加坡各有不同,但由政府主導趨吉避凶的策略,是值得仿效的。泰國尤其該在原有基礎上,找尋有利的政策,回到發展的軌道上。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