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第4次到訪北京的美國國務卿賴斯時,相當坦誠地表示,今年中美面臨北京奧運和美國總統大選,因此中美關係必須保持穩定。言下之意就是,不出大錯,就是成功。這個立場,恐怕也是北京高層對待今年兩會的基本態度,因此,海內外輿論民情如果對即將舉行的兩會抱有太大的期望,可能會失望。
在剛結束的中共7屆2中全會上,中央已經通過了向兩會推薦的國家領導人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全會審議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屆時在兩會將引發諸多討論,因為前者涉及到久拖不決的政改方向,後者涉及到最近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國務院「大部委制」改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向被視為準軍隊體制,同時軍方與政府利益犬牙交錯的鐵道部,能否順利併入大交通部,就是1個引人關注的事。在官方媒體公布的2中全會的新聞稿中,並沒有詳細透露總書記胡錦濤的講話內容,但可以猜測的是,胡錦濤的改革思路和措施,都會在兩會中得到檢驗,是受到支持,還是被質疑,當可看出端倪。
然而,由於政協和人大都進入了許多新的代表,因此儘管中央強調穩定,必然還是有不少代表會不按劇本演出,為了爭取表現和輿論關注,而出來大聲疾呼。其中1個引爆點,當然就是剛剛過去的南方大冰雪災害。不久前,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出來開炮,批評鐵道部氣象局危機預測和處理失當,鐵道部應該有人丟官,結果引發鐵道部的強烈反彈,甚至給批評者扣上政治大帽子,媒體也作了大規模報導,可想而知,在兩會尤其是政協會議上,肯定會有人出來打抱不平,對官僚體制開炮,擦槍走火勢所難免,這對大部委制的改革,本來應該是利多的消息。但是,大部委制的改革,要讓很多部長位置泡湯,要讓很多官商勾結的利益鏈被絞斷,官僚體系的猛烈反撲,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由於中國改革派將政改定位成是1次「革命」,那麼,可以斷定,在這次兩會上,「革命」雖然不至於夭折,但不會1次成功,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敵不過「穩定」兩字,而這是由國內外形勢決定的。國內形勢很簡單,冰雪災害,物價高漲,經濟放緩,失業增加,再加上宏觀調控,整體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當然北京奧運是「重中之重」,全國必須支持,因此,改革的方向可以提,口號可以喊,但動盪性的措施不能實行,只能押後,一切都是保奧運,把奧運的利多發揮到極致;還有,也因為是奧運,國際媒體聚焦中國,記者遊客蜂湧中國,社會穩定自然成了國家形象的主色調,不容被干擾。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如何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國際形勢則更為複雜,台灣泛藍、泛綠的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在中美聯手打壓下,儼然成為定時炸彈,比馬英九當選還是謝長廷當選還要重要,一旦通過,該怎樣因應?中美關係,也是面臨挑戰,胡錦濤要穩定,但美國總統候選人不想穩定,繼歐巴馬之後,民主黨總統提名候選人希拉蕊也是重炮轟擊,指中國操控匯率,中國製造損害美國就業率、食品玩具安全有問題,必須禁止進口。一旦兩黨候選人對決,中國問題難逃厄運。就是北京奧運,隨著好萊塢大導演史匹柏辭去藝術顧問,抵制奧運的聲音再次在全球響起,迫使北京趕忙派特使去蘇丹,破天荒公開批評蘇丹軍政府阻礙維和部隊進入達爾富地區。倒是美國總統布希目前成了美中關係穩定的「保護神」,不但在非洲否認中國挑戰美國利益,也宣稱親自去北京參加奧運,布希已經疏遠俄羅斯普亭,簡直跟胡錦濤成了「哥兒們」,這恐怕是中國反美「憤青」們始料不及的。
綜上所述,在這樣的國內國際壓力下,中國的政改今年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兩會代表發言可能是「雷聲隆隆」,但在表決時一定「和風細雨」,一切都等到奧運之後吧!
在剛結束的中共7屆2中全會上,中央已經通過了向兩會推薦的國家領導人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全會審議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屆時在兩會將引發諸多討論,因為前者涉及到久拖不決的政改方向,後者涉及到最近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國務院「大部委制」改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向被視為準軍隊體制,同時軍方與政府利益犬牙交錯的鐵道部,能否順利併入大交通部,就是1個引人關注的事。在官方媒體公布的2中全會的新聞稿中,並沒有詳細透露總書記胡錦濤的講話內容,但可以猜測的是,胡錦濤的改革思路和措施,都會在兩會中得到檢驗,是受到支持,還是被質疑,當可看出端倪。
然而,由於政協和人大都進入了許多新的代表,因此儘管中央強調穩定,必然還是有不少代表會不按劇本演出,為了爭取表現和輿論關注,而出來大聲疾呼。其中1個引爆點,當然就是剛剛過去的南方大冰雪災害。不久前,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出來開炮,批評鐵道部氣象局危機預測和處理失當,鐵道部應該有人丟官,結果引發鐵道部的強烈反彈,甚至給批評者扣上政治大帽子,媒體也作了大規模報導,可想而知,在兩會尤其是政協會議上,肯定會有人出來打抱不平,對官僚體制開炮,擦槍走火勢所難免,這對大部委制的改革,本來應該是利多的消息。但是,大部委制的改革,要讓很多部長位置泡湯,要讓很多官商勾結的利益鏈被絞斷,官僚體系的猛烈反撲,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由於中國改革派將政改定位成是1次「革命」,那麼,可以斷定,在這次兩會上,「革命」雖然不至於夭折,但不會1次成功,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敵不過「穩定」兩字,而這是由國內外形勢決定的。國內形勢很簡單,冰雪災害,物價高漲,經濟放緩,失業增加,再加上宏觀調控,整體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當然北京奧運是「重中之重」,全國必須支持,因此,改革的方向可以提,口號可以喊,但動盪性的措施不能實行,只能押後,一切都是保奧運,把奧運的利多發揮到極致;還有,也因為是奧運,國際媒體聚焦中國,記者遊客蜂湧中國,社會穩定自然成了國家形象的主色調,不容被干擾。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如何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國際形勢則更為複雜,台灣泛藍、泛綠的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在中美聯手打壓下,儼然成為定時炸彈,比馬英九當選還是謝長廷當選還要重要,一旦通過,該怎樣因應?中美關係,也是面臨挑戰,胡錦濤要穩定,但美國總統候選人不想穩定,繼歐巴馬之後,民主黨總統提名候選人希拉蕊也是重炮轟擊,指中國操控匯率,中國製造損害美國就業率、食品玩具安全有問題,必須禁止進口。一旦兩黨候選人對決,中國問題難逃厄運。就是北京奧運,隨著好萊塢大導演史匹柏辭去藝術顧問,抵制奧運的聲音再次在全球響起,迫使北京趕忙派特使去蘇丹,破天荒公開批評蘇丹軍政府阻礙維和部隊進入達爾富地區。倒是美國總統布希目前成了美中關係穩定的「保護神」,不但在非洲否認中國挑戰美國利益,也宣稱親自去北京參加奧運,布希已經疏遠俄羅斯普亭,簡直跟胡錦濤成了「哥兒們」,這恐怕是中國反美「憤青」們始料不及的。
綜上所述,在這樣的國內國際壓力下,中國的政改今年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兩會代表發言可能是「雷聲隆隆」,但在表決時一定「和風細雨」,一切都等到奧運之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