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在12屆全國大選中遭遇前所未有的重挫,不但未能取得國會3分之2議席的絕大多數優勢,更失去4個州的控制權及無力重奪吉蘭丹州,有媒體形容這是1次「政治海嘯」。
國陣在國會222個議席中贏得140席,得票率為62%,遠不如上次大選90%的得票率,是國陣自1969以來首次失去國會絕大多數優勢,將無法單獨修憲,更是國陣在1957年馬國獨立後執政以來最差成績,共有4名部長喪失國會議席。反觀由反對黨組成的反對派聯盟,則取得82席,比起原先的19席大有進帳。
國陣之挫敗,一般認為是因為國陣政府無力處理物價和油價上漲等民生問題。加上前副總理、人民公正黨領袖安華在全國演講,訴求民生疾苦並表示要降低油價,由此吹起「安華旋風」,讓許多馬來人都改投反對黨,有以致之。但油價是國際問題,根本不是大馬政府所能解決的。不過,也有種族問題的長期發酵,導致馬國3大種族都吹起「反風」。如果國陣再不改革,很可能在下次大選失去政權。
國陣這次重大挫敗,主要是大馬的3大種族民情思變。例如華人佔40%的檳州(也稱檳榔嶼),由於華人對國陣長期「新經濟政策」偏袒馬來人,及國陣第2大成員黨馬華公會,和另1華人成員黨民政黨並未替馬國華人爭取權利感到不滿,成為這次馬國大選中選情最激烈的州,也成為觀察馬國國陣是否挫敗的重要指標。結果民主行動黨在檳州州議會40個席次中,奪下19個席次,而國陣只贏得11席州議會席次,因此,由民行黨和其他反對黨組織州聯合政府。
提拔現任總理阿都拉接棒的前總理馬哈迪要求阿都拉辭職,為選舉失利負責;但阿都拉已於10日在位於首都吉隆坡的國家王宮,在國王米讚阿比丁面前宣誓就職,用行動表示他無意下台。
國陣不能像以前一樣,在選舉中取得3分之2的絕大多數席次,證明其受到馬來西亞選民的擁護程度是倒退了,但它所擁有的席次仍然超過半數,所以,由國陣繼續執掌政權是合法的。
不過,阿都拉的確沒有他的前任馬哈迪那樣能幹,也沒有馬哈迪的魅力。他做不出成績來,有愧於馬哈迪對他的推荐。他也可以乘此機會下台,換一換肩,讓別人試試,看看能不能為國陣挽既倒之狂瀾。但權力是令人戀棧、著迷的,阿都拉之不肯下台,還要佔住總理交椅坐下去,也屬人之常情。但一般認為,阿都拉如果沒有更好的政策改變,也許再擔任1、2年的總理,就會下台。
馬來西亞南方學院院長祝家華認為,這樣的結果,將使大馬民主政治建立制衡的作用,對大馬長期發展來說,是件好事。另一學者、澳洲摩納斯大學大馬分校講師黃進發也認為,這次印度國大黨大敗,等於國陣的印度人黨已經瓦解;馬華公會慘敗,也讓國陣在華人社會失去威望。如果國陣不思改革,很可能在下次大選真的失去執政權,讓馬國出現2000年類似台灣的「變天」現象。因此,這將導致朝野政黨都必須在馬來人和非馬來人兩邊都要爭取選票,並提出許多福利政策,引導馬國走向福利國發展。未來的馬國將是左、右論政,宗教等會成為隱形議題,對民主發展將是好事。
任何現代化國家,只要尊重民主,尊重選舉,嚴守和平轉移政權的原則,不論黨派如何升沉、變化,甚至消滅,都不會發生災難性事件。
像俄羅斯,權力由普亭轉移到麥維德夫手上,這是普亭事前佈置好的。麥維德夫坐穩總統寶座之後,將即委任普亭為總理。雖然,在選舉中,有人指控各種怪現象,如贈送免費電影票、音樂票,官員強迫選民在工作地點投票,不聽從即失去飯碗等等,但他們到底是尊重選舉制度的,一切在非法行為中維持其選舉和投票的合法性。這樣的民主,雖有瑕疵,但到底與暴力奪權比較,不能不承認是進步了!
國陣在國會222個議席中贏得140席,得票率為62%,遠不如上次大選90%的得票率,是國陣自1969以來首次失去國會絕大多數優勢,將無法單獨修憲,更是國陣在1957年馬國獨立後執政以來最差成績,共有4名部長喪失國會議席。反觀由反對黨組成的反對派聯盟,則取得82席,比起原先的19席大有進帳。
國陣之挫敗,一般認為是因為國陣政府無力處理物價和油價上漲等民生問題。加上前副總理、人民公正黨領袖安華在全國演講,訴求民生疾苦並表示要降低油價,由此吹起「安華旋風」,讓許多馬來人都改投反對黨,有以致之。但油價是國際問題,根本不是大馬政府所能解決的。不過,也有種族問題的長期發酵,導致馬國3大種族都吹起「反風」。如果國陣再不改革,很可能在下次大選失去政權。
國陣這次重大挫敗,主要是大馬的3大種族民情思變。例如華人佔40%的檳州(也稱檳榔嶼),由於華人對國陣長期「新經濟政策」偏袒馬來人,及國陣第2大成員黨馬華公會,和另1華人成員黨民政黨並未替馬國華人爭取權利感到不滿,成為這次馬國大選中選情最激烈的州,也成為觀察馬國國陣是否挫敗的重要指標。結果民主行動黨在檳州州議會40個席次中,奪下19個席次,而國陣只贏得11席州議會席次,因此,由民行黨和其他反對黨組織州聯合政府。
提拔現任總理阿都拉接棒的前總理馬哈迪要求阿都拉辭職,為選舉失利負責;但阿都拉已於10日在位於首都吉隆坡的國家王宮,在國王米讚阿比丁面前宣誓就職,用行動表示他無意下台。
國陣不能像以前一樣,在選舉中取得3分之2的絕大多數席次,證明其受到馬來西亞選民的擁護程度是倒退了,但它所擁有的席次仍然超過半數,所以,由國陣繼續執掌政權是合法的。
不過,阿都拉的確沒有他的前任馬哈迪那樣能幹,也沒有馬哈迪的魅力。他做不出成績來,有愧於馬哈迪對他的推荐。他也可以乘此機會下台,換一換肩,讓別人試試,看看能不能為國陣挽既倒之狂瀾。但權力是令人戀棧、著迷的,阿都拉之不肯下台,還要佔住總理交椅坐下去,也屬人之常情。但一般認為,阿都拉如果沒有更好的政策改變,也許再擔任1、2年的總理,就會下台。
馬來西亞南方學院院長祝家華認為,這樣的結果,將使大馬民主政治建立制衡的作用,對大馬長期發展來說,是件好事。另一學者、澳洲摩納斯大學大馬分校講師黃進發也認為,這次印度國大黨大敗,等於國陣的印度人黨已經瓦解;馬華公會慘敗,也讓國陣在華人社會失去威望。如果國陣不思改革,很可能在下次大選真的失去執政權,讓馬國出現2000年類似台灣的「變天」現象。因此,這將導致朝野政黨都必須在馬來人和非馬來人兩邊都要爭取選票,並提出許多福利政策,引導馬國走向福利國發展。未來的馬國將是左、右論政,宗教等會成為隱形議題,對民主發展將是好事。
任何現代化國家,只要尊重民主,尊重選舉,嚴守和平轉移政權的原則,不論黨派如何升沉、變化,甚至消滅,都不會發生災難性事件。
像俄羅斯,權力由普亭轉移到麥維德夫手上,這是普亭事前佈置好的。麥維德夫坐穩總統寶座之後,將即委任普亭為總理。雖然,在選舉中,有人指控各種怪現象,如贈送免費電影票、音樂票,官員強迫選民在工作地點投票,不聽從即失去飯碗等等,但他們到底是尊重選舉制度的,一切在非法行為中維持其選舉和投票的合法性。這樣的民主,雖有瑕疵,但到底與暴力奪權比較,不能不承認是進步了!